一个隼放风,一隼进入抓,分工正好。
白栎凑上前,认真咕啾表示自己已做好准备。
兴致勃勃观看里面小鹦鹉捡树叶筑巢的云青岚:?
什么放风?什么潜入?什么抓鸟?
我不是,我没有。
没想到观看小鹦鹉筑巢会造成误会,云青岚苦恼地抬爪子挠挠下巴,解释说他对这里的鸟没有捕捉的欲望。
隼嫌弃咕啾,摇头和白栎分享他的想法。这一片区域展示的是小型鸟,又小又瘦,毛多肉少,辛辛苦苦抓到一只只够打牙祭,不如不去抓。
预定的计划作废,但不必成为动物园黑名单,白栎提起的心落下。
游隼们咯啾咕啾时,旁边筑巢的牡丹鹦鹉小步跑到铁丝网边,看上了落在地面的一个彩色科普纸。
游隼们带来的威慑力不一般,但看他们一直没动静,胆子大点的鹦鹉勇敢前进,走走停停,一点点靠近铁丝网。
终于接近了目标,小鹦鹉侧身,伸出爪子一勾。
勾了个空。
爪子长度不够,摸不到。
见此情景,白栎善意地替它推了推,将科普纸张挪到鹦鹉能够到的位置。
游隼一动,始终注意这边情况的小鹦鹉往后一蹦,远离铁丝网,装作不在意的样子迈步溜达几圈,转悠着转悠着又来到铁丝网旁,爪子一伸,抓住纸片头都不回地跑走。
鹦鹉的动作全被游隼们收入眼中,看着它踩住纸片,鸟喙上下一合,纸片被轻松咬开,像一把剪刀,咔嚓咔嚓地从纸片边缘剪下一根小纸条。
咔嚓咔嚓,又一根纸条。
游隼们眼睛随着鹦鹉的嘴巴从左到右,咬完一根,又重新回到左边,重新咔嚓咔嚓。
让云青岚想到看过的复古打字机。
哒哒哒打出一串的英文字,手一推,重回到开头,接着哒哒哒。
和鹦鹉啃纸条一样,都有一种别样的解压感。
鹦鹉叼着小纸条,往背后一插,卡在羽毛间,如此一番操作下来,背上多了四根彩色的小纸条。
繁殖期间,牡丹鹦鹉喜欢收集树皮和落叶,经常接触人类,能拿到纸张的鹦鹉则会将之撕成一根根小纸条插在背部。
彩色的纸条细长,聚集在鹦鹉尾巴处,像是手动加长版的漂亮尾巴。
会做出这一举动的是雌性鹦鹉,不是为了装饰自己的羽毛在求偶期脱颖而出,只是为了一次性能多携带点材料拿回去筑巢。
纸张又软又轻,能咬成长长的、适合插进羽毛的形状,比树叶树皮要好携带得多。
科普纸仅巴掌大小,场馆入口有个小盒子免费发放,每张纸上印有不同的鸟类介绍,因此鹦鹉能撕下的纸条不多,仅三小条,孤零零地卡在羽毛上。
显而易见,羽毛能装下更多的材料,牡丹鹦鹉不愿为了三根小纸条飞一趟家,它走在铁丝网边,想要寻找更多的材料。
地上还有没清理走的小纸张,却没有一张是它能够到的。
“啾啾。”鹦鹉失落离开,刚转过点身,它惊喜发现背后走过的地方凭空多出了一片小纸。
偷偷送完纸条的白栎蹲下,满意地继续观看小鹦鹉咔嚓啃纸条的节目表演,并在鹦鹉啃完纸张后,往它身后再放一张小纸。
滴,续费卡,表演加时三分钟。
牡丹鹦鹉每次啃完爪子下的纸张,回头就能看到一张新掉落的小纸片,往常一天都找不到一张的纸张今天变成无限刷新模式,小鹦鹉抱住纸,幸福地啃啃啃。
白栎在此观看啃纸,云青岚继续去看动物。
许多小型的鸟雀藏在草叶下看不太清楚,只有去到喂食盆处才能见到比拳头还小一圈的鸟,它们颇为讲究地抓取一把鸟食,站在食盘边缘慢慢啄食。
本该服务的客人跑到远处吃饭,食盆中间马上来了一群蹭饭的外来客。
几只圆滚滚的小家鼠聚集在盘子中间,一口吃完,舔舔爪子接着下一口,不紧不慢,松弛感拉满,小鸟们也不驱赶它们,鸟群鼠群相处时显得如此融洽。
或是这也是一种地方文化?
见识过公司文化后又见识了地方文化,云青岚理解并尊重,去下一个观赏台前看孔雀。
可惜把这处孔雀园地里的孔雀看了一遍,云青岚没见到他想看的绿孔雀。
虽然破壳失败,但绿孔雀家族华丽的羽毛给云青岚留下深刻印象,每天光是看看漂亮的绿孔雀,心情都能好上一点。
回国后有时间拉着白栎一起去找绿孔雀。
不仅绿孔雀,他转生过的一些鸟类也能去找一找,试试能不能找到记忆中的地点。
蓝孔雀的雌雄易于区分,雄性孔雀拖着长长的尾羽漫步,尾屏吝啬地闭合,没有开屏的迹象。
看不到孔雀开屏,许多游客拍了张照片,接着往下,去到下一处区域观赏。
一只大的雄性蓝孔雀从云青岚身侧走过,身后长长的翎羽有一根松动,要落不落。
云青岚爪子握住这根翎羽,从蓝孔雀身上抽下。
羽毛末端的圆形眼睛形状完整,华丽明亮,带有金属色的光泽,不是最长那种羽毛,游隼握在爪子里挺方便。
云青岚摇一摇孔雀羽,羽毛柔软晃动,想起小鹦鹉纸条插入背部的动作,他量了量羽毛长短,估摸着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