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兴的是女儿在霍家过了十几年的好日子,心疼的是,以后就得跟他们一样过这种普通老百姓生活了。
如果不是因为那个许安然,那女儿又怎么会来受这份儿罪!
不知不觉地,刘春华就把许安然给恨上了。
王雅莉跟她说了不少关于许安然的事,还说许安然很早之前就怀疑她了,还特别讨厌她,甚至还动手打过她。
刘春华这个心疼的哟!
天天在家里骂许安然。
当然,她不敢指名道姓的骂,毕竟人家是领导,可这不耽误她指桑骂槐。
王雅莉要学着做饭,但是又不会用煤炉子,先后弄灭了两回后,刘春华就暂时不让她学这个了。
反正孩子还小,以后再学也来得及。
最让刘春华受不住的,是王雅莉对于吃穿上的一些要求。
王雅莉以前在霍家,那吃的一直都是白面,就是偶尔会有一两顿忆苦饭,但她也不会被逼着吃。
现在让她吃二合面的馒头,她都觉得不适应,要是以后天天吃窝头,估计这孩子能饿病了。
对此,王立业倒是不以为意。
人嘛,逼一逼什么潜力也就都出来了。
现在不适应,早晚会适应的。
而且王立业还觉得就得让王雅莉多吃一些难以下咽的食物,只有这样,她才会更主动地去巴着京市那些人不撒手!
拿她当棋子
虽然许安然和霍卫国都不待见王雅莉,但是不可否认,王雅莉在霍家这十几年还是没受过苦的。
小时候在安全区,那会儿大家吃喝都一样,而且那会儿还是战乱时期,别说是吃窝头了,就是吃糠咽菜,总好过天天生活在战火中的老百姓们。
后来王雅莉长大一些,跟着搬到京市,那就真地是再没吃过苦了。
现实生活中的巨大落差,的确是刺激到了王雅莉。
她迫不及待地想要重新回到京市,哪怕让她在霍家做一个保姆,日子都比现在过得好。
但问题是,哪有那么容易?
霍家老太太收到她的信后,看着她写的种种,虽然没有掉眼泪,但情绪还是很低落。
老人嘛,原本就容易隔辈亲,而且这些年,因为许安然不喜欢王雅莉,所以老太太就故意对王雅莉好。
付出的感情总归是真的。
这让老太太格外不舒服。
如果早知道王雅莉真地就不是霍家的种,她说什么也不会为了跟儿媳妇置气而故意对王雅莉好。
现在弄成这样,自作自受!
老太太心情不好,自然也没有回信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