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下官先恭喜太子殿下。」罗之鸣恭敬而欣喜地行礼。
「等我回去,必给你记上一功,你有什麽心愿吗?」赵思洵笑问。
罗之鸣听此不禁动了动唇,眼神亮起了一道光,但很快又淡下来,微笑道:「但求殿下今後发达,别忘了微臣便好。」
「是想回南望吧。」
赵思洵一句话,让罗之鸣怔住了。
「不想吗?」
「臣……」罗之鸣觉得自己该拒绝了,可是话到嘴边,却无法说出口,他怎麽会不想回家?
赵思洵一边喝茶,一边闲聊道:「人之常情,有什麽说不出口的,你在大庆也有近十年,虽然刚开始对本王不太友善,不过细作嘛,谨慎为上,冷血一点倒也能理解,不然不知死多少次了。我说过,之前戏耍你一次,咱俩就扯平了,既往不咎。」
罗之鸣听完这翻话,不禁跪了下来,「多谢殿下宽宏大量。」
「唉……」赵思洵轻轻一叹,起身弯腰将这老头给扶起来,「我离开南望到了大庆,才知道背井离乡,从无到有,得付出多少心血。这种举目无亲,无人相助,每过一天都提心吊胆的感觉,罗大人,我懂你。」
罗之鸣心下震颤,不管这话赵思洵有没有作秀的嫌疑,但同为异乡之客,为母国鞠躬尽瘁,能得到共鸣和肯定,也令他感动不已。
「殿下,来到大庆,老臣便没想过能活着归国,可是,若有机会……老臣还是想见见妻儿,见见子孙……」他说到这里,竟哽咽起来,无法言语。
赵思洵点头,「好,我给你一个承诺,三年内,我招你回南望,让你跟家人团聚。」
罗之鸣的眼眶瞬间红起来,再一次跪下磕了一个头,「微臣誓死追随殿下!」
赵思洵笑了笑,「所以,罗大人,好好活着,等归故土,替我鞠躬尽瘁吧。」
「是!」罗之鸣的年纪已经不小了,但三年依旧等得起。
他用袖子擦了擦眼睛,接着从袖中拿出一份诏书,递给赵思洵,「殿下,此乃与大庆盟约诏书,请交於女帝,我国水军已封锁博洋湖水域,以防东楚和西越两军汇合,另派兵压境鹿城和旗山,与两国对峙,皇上下令,我等听从殿下号令。」
鹿城是东楚和南望的边境之城,而西越和南望则以旗山为界。
之前赵思洵杀了高鼎,望帝随之暗中布置,但明面上却一步未动,照旧与其他两国亲亲热热,一兵一卒都没支援给赵思洵,一副随时随地就能舍弃他的样子,如今总算摆明立场力挺了。
高山接过诏书,赵思洵问:「万佛寺可有消息?」
罗之鸣摇头,「并无,女帝对万佛寺并不如高燮那般重视,没有和尚受招进出宫闱。而且为抓高氏馀孽,甚至还封了好几座寺庙,连城南那家香火最鼎盛的浮光寺都没能幸免。」
「万佛寺之前站在高燮那边,女帝上位自然要清算,不过只是封了几座寺庙而已,并非驱逐,迟早这位国师还是得回来的。」赵思洵淡淡道,「若要算起来,各国皆有一位大宗师坐镇,南望如今甚至有两个,三花在大盛的地位还是无人撼动。」
罗之鸣斟酌着道:「王爷是不是将一个人忘了?」
「谁?」
「叶霄,这位亦是国师之选。」
然而赵思洵毫不犹豫地摇头,「他不会答应。」
罗之鸣惊讶,「为何,此事云霄宫肯出手相助,便是有受招揽之意。」
赵思洵心说,那也得看看是谁的招揽,除了他,叶霄敢答应别人试试?
「你想多了,西越和东楚联合高燮将高鼎之死栽赃给云霄宫,人又不是软柿子随便捏,不得找回场子震慑一番?」
「可是……」
「相信本王,叶霄是看不上宁娥的,虽後者也算是女中豪杰,但能养出高鼎这种儿子,也是个嚣张跋扈不把人当人看的主,不算什麽好东西。」
这话让罗之鸣信服了,「殿下说的是。」
「所以你说,这老和尚去哪儿了呢?」
罗之鸣疑惑:「殿下找他,可有深意?」
「我想杀了他。」
罗之鸣:「……」他就不懂了,小小年纪,怎麽杀气那麽重,见谁杀谁呢?连大宗师都敢想!
正当他准备劝一劝的时候,只见赵思洵撇了撇嘴道:「算了,怕是舅公也没这个实力。」
他心有不甘,心道啥时候造出个狙击来,秒了那臭和尚,给自家宫主报仇!
而罗之鸣听此却松了口气,说实话,他有点怕了这位,每一个大动作都在考验他这条老命。
罗之鸣一走,赵思洵看着手里的庆功宴帖子,皱了皱眉。
高山道:「殿下,最好让乌前辈跟您一起去。」有大宗师坐镇,便更有底气,就算那些主张将赵思洵送出去求和的,也不敢随意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