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多会儿,许晓朵又开始接着看小迟的第二部贵州美食视频《想去贵阳吃饭又不想排队?跟本地人试试来这几条街!》。
高考生平时脑子动得多,正是应该多吃东西的时候,各种酸汤火锅丶小烧烤丶活油蘸水烙锅在眼前不停划过,看得她嘴馋。
她的朋友动作更快,已经开始在网上搜索重庆—贵阳的高铁票。
「乘车总时长2小时6分,车票才139。」
「什麽东东?」
「去贵阳的高铁票呀。」
「去不?」
「那……走?」
老话说得好,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她俩决定分头找妈妈要旅费去。
*
还在上学,没有收入的妹妹正在找妈妈要出门玩的旅费。
而开始工作赚工资的姐姐则已经在贵阳凉快上了。
徐觅就是这个工作的姐姐,她来贵阳倒不是玩来的,而是出差。
工作完成之馀,她还想在这逛逛,顺带吃些本地美食。
等她真开始在这逛时,才後知後觉地发现,作为贵州省会的贵阳,居然还是个旅游城市?
步行街好多游客啊!
不怪她,贵阳正经将旅游业发展起来这事其实还算新鲜。
我国发展飞快,科技跟新叠代,许多事物一两年便能一变。
在以前交通不那麽发达,大多数人出行旅游要麽坐飞机,要麽坐火车的年代,不少游人出门旅游都得靠报旅行团。
那会儿有条件出门旅游的人其实也不那麽多。
好不容易出趟远门,大多都是想多领略祖国大好河山,总归还是优先去那些出名的地方。
哪儿出名?
课本上提到地方肯定名气是最大的。
贵州其实就有好几个地方相当有名,例如上过小学教材的黄果树瀑布丶荔波小七孔丶梵净山等等。
只是这些地方其实距离贵阳都不算很近,大多旅行团只会把贵阳当做一个中转地,在贵阳住,却不在这玩。
後来自由行变得方便,是智慧型手机普及之後的事。
智慧型手机真正普及,各种旅行相关APP发展得便利起来,距离现在也就那麽十年左右。
实际上适合自由行的城市,大多是交通发达丶不需做太多攻略,也能通过当地公共运输自行玩耍的地方。
早期其实像北京丶成都丶香港丶上海等大城市会更合适。
不容易玩着玩着把自己玩丢嘛。
後来各地越来越方便,像云南大理丶丽江丶桂林等地也变得越来越适合不报团,自己出行。
而贵州却因为景点分散,依旧更适合报团包车出行,或是自驾游。
只是随着经济高速发展,高铁一条条修建,城市与城市之间的时间距离变得更短。
大家兜里有了钱,出行的理由,也从最初的观看祖国各地风景,开始变得更多样化。
可以因为淄博人民足够热情好客,从全国各地飞过去吃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