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长了也已经渐渐习惯,不知不觉间,她在9月初期时拥有的75万存款,在过去五个月后,已经涨至213万。
禾嫒尺自己都很惊讶。
因为去湖南玩耍后期,以及回来之后,她发的探店作品数量不算很多。
反正不至于让她在短时间内挣这么多吧。
粉丝多了之后,禾嫒尺其实开始察觉到,app能给她的助力已经越来越少。
按照app的收入设定来看,网友们看过她的作品进店消费后,会给她返还收入。
实际上每家店的客容量,是有上限的。
一家日均收入最高只有一两千的店子,哪怕利润率很高,因此能让禾嫒尺拿满最高档的13影响力收入。
算下来禾嫒尺一天挣一两百。
一个月千吧。
但实际上禾嫒尺大部分取材的店子利润率都没这么高,能拿个5~8已经相当不错。
而且好些店子本来就不大,就算火起来了,日流水也有上限。
因此,禾嫒尺的探店收入,在小紫书平台粉丝突破十万的时候,已经基本触顶。
哪怕她日后粉丝数变成一百万,一千万,通过app获得的单店影响力收入也不可能再涨。
相对应的,因为粉丝数和商务价直接挂钩,所以接广会更容易挣钱。
而且来得很快。
禾嫒尺算着这几个月她接的广不算很多,也就平均一个月两支左右。
怎么就挣这么多了?
禾嫒尺没明白,便打开收益列表,翻自己的收入明细。
不翻不知道。
粉丝数上涨确实没让她的单店日收入上涨,却让她的长期收入涨了起来。
她的老作品长尾效应惊人的好。
原本粉丝只有几千一万的时候,大部分探店笔记能给她带来的收益通常会在作品发出一周左右到达高峰,然后开始平滑下降。
一个月之后,就剩三分之一,再过一个月,便会更少。
很好理解。
大部分店子被她推荐,火起来之后,生客久了变常客,常客虽然会到店里消费,但是去之前不太会再看一遍她的作品。
这些消费不会被计到影响力收入里。
只要后期没有新网友因看她的作品到这些店里消费,她钱就没了。
但随着她的粉丝数量上涨,后期又有质量比较高的作品将新关注的网友们稳住。
很自然地,她的老作品也会多少受到一些关注。
她老作品可多了。
有视频,有图文,还有单纯的点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