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过上次去小锅米线打卡的经历,她那两位以前没关注过小迟的朋友,也莫名爱上这种紧跟美食博主吃饭打卡的感觉。
“我们吃什么,和她一样的菜吗?”
“让我看看她怎么说的。”王琼岚看着评价内容斟酌着说:“她推荐糖醋排骨和木瓜鸡,甜酸咸辣口,我觉得我们可以试试。另外据说店里素菜的做法会有些油,如果不喜欢吃油大的炒菜可以试试汤菜。”
王琼岚盯着小迟发出的评价说得一板一眼,叫隔壁桌的老食客听见了,还跟她们搭话。
“你们是看网络推荐过来的?今天老板说店里好像多出好些生面孔,是哪里的推荐,小紫书?还是逗音?”
王琼岚这桌游客见隔壁的老食客自来熟,最开始还有些不太适应。
不过很快,她们便跟人聊上了。
“我们看的点评推荐,喏。”
老食客不太信:“点评推荐?老板想不开,终于决定刷分了?”
在这里吃饭的老食客大多是在附近开店的生意人,对这些平台的营销手段和单个评价影响力到底有多大可太清楚了。
听见游客说评推荐,当下便觉得老板终于开始想法子把店里39的评分往上刷。
王琼岚是小迟的忠实粉丝,这么一听倒有些不太开心:“没有刷分,我是看美食博主的点评推荐来的。”别乱讲,她家小迟才不刷分。
说着,她还把店铺页面评分往上拉,将明晃晃的39总分打开,递到隔壁的老食客面前。
“看,39,谁刷分能刷3字头的分啊?”
“是她啊?”
仔细看过王琼岚递来的评价页面,华振饭店里的老食客露出一副原来如此的表情。
“合理。”
随后,这桌食客的话题,便丝滑地由石油黄金股票,转到了当地餐馆的美食营销到底有多夸张之上。
“早些年,别说像她这样的美食博主,只要是点评账号等级稍微高一些,就能不花一分钱把大理吃个遍。”
一句话,老食客便把附近所有玩点评的游客都勾住了。不管之前是否参与对话,现在都支着耳朵在听。
王琼岚的好奇心也被勾起来了,还很捧场地问:“怎么说?”
老食客反问她:“你现在的点评等级是多少?”
王琼岚看了一眼自己的点评账号等级说:“4级。”
“那还差了点。”见附近好奇地目光越来越多,老食客接着往下讲。
“以前点评刚出的时候,不是可以刷分嘛,当时用小号刷就行,弄几百个号就能把评分刷得特别突出。后来点评看情况不对,就把算法改了,一个高级账号的评价能抵很多低级账号的评价用。”
“改算法大概是五六年前,当时经济情况很好,大理旅游业发展得相当顺利,周边民宿一家家的建。”
“你们平时用点评吃饭的时候,有没有见过点评页面有那种,打卡收藏送小菜,评价送饮料的活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