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家里的老三,属於爹不亲娘不爱的那种类型。
上面有大哥大姐,下面还有两个弟弟,这年头都讲女娃不值钱,爸妈能让她上大学已经很好了。
家里条件一般,爸爸虽然是正式工,但要供5个孩子压力也很大。
崔艳阳从小就习惯了照顾别人,等到了寝室也是。
反倒是杭景书几个人,给了她另外一种温暖。
但崔艳阳人如其名,就像热烈盛放的太阳花,对於原生家庭,她没什麽怨气:
「家里条件虽然艰苦点,好在爸妈都很开明,哥哥姐姐那时候没上学,我成绩好,爸妈就一直供我到大学,这样已经很好了。」
第151章英语竞赛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崔艳阳觉得挺好,宿舍其他三个人自然也不会说啥。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孩子多了,父母的精力不够用是正常的。
要不现在怎麽说要少生优生呢,每个时代的要求都不一样。
之前吃大锅饭,孩子多,尤其男孩多,就是能多赚工分。
工分多了,每年分到的粮食就多,家里就能吃饱饭。
在农村,要是谁家只有一个闺女,往小了说,顶多就是嫌弃你家没人干活。
有那个专门戳心窝子的,说出来的话就难听了。
现在就已经宣传男女平等,但即使到了几十年之後,说没女儿就是绝户的还大有人在。
崔艳阳申请了助学金,学校每月发20块钱,直接充到饭卡里。
家里还会每月按时寄生活费过来,如果在学校过得顺利不生病,崔艳阳每个月还能省下几块钱。
普通的人家就是这样,父母对孩子可能不会有多好,但也不会是罄竹难书的坏。
家庭条件不同,能提供的生活费也不同。
206寝室默契的没人提起这个话题,大家的注意力都在学习上。
期中考试成绩出来的时候,杭景书正在买卫生纸。
女孩每个月那几天都得用卫生纸,现在虽然有了卫生巾这种东西,但一般学生还是不会选择这种『奢侈品』。
宋越在小商店碰见杭景书,捧着饼乾笑呵呵跟她打招呼:「小杭,你也在呀。」
结完帐,俩人一块拿着东西回宿舍,路上看到公告栏旁边又围满了人。
杨雪从人群中出来,看到杭景书两人,也走过来跟打招呼:「小杭,宋越。」
宋越往公告栏那边看,好奇地问杨雪:「杨同学,公告栏又有什麽新鲜事了?」
宿舍附近的公告栏就像後来的表白墙,学校的大小事,还有各种兴趣社团之类的,都是在这张贴。
杨雪轻拢鬓发,虚指了下公告栏那边回答:「最近有全国英语竞赛,咱们农大也能报名,好多人都在讨论呢。」
从去年开始,教育部就开始举办大学生英语竞赛,听说去年的竞争非常激烈。
今年倒是改革了,专业的和非专业的分开比赛,农大学生参加参加也是好事。
之前上学都学俄语,後来跟世界接轨,大家又转头开始学英语。
教育局为了大家适应,逐渐加重英语在考试中的分量,从去年开始,英语就成为了必考科目。<="<hr>
哦豁,小夥伴们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