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月娥立刻卡壳。
老鲁家啥条件?
那就是众所周知的穷!
家里生了好几个孩子,各个没学上不说,先前俩姑娘都早早嫁了人。
陈月娥把家聘礼牢牢的握在手里,愣是没给俩姑娘一丁点陪嫁。
俩闺女嫁出去之後,一年才回一次娘家。
根本就是因为她这种做法伤透了心!
谁都知道陈月娥的想法,她扣下俩闺女的彩礼,就是为了给儿子攒钱娶媳妇!
这种事说出去就丢人!
别人家即使在重男轻女,也会给闺女几床棉被陪嫁,谁和老鲁家一样啊,真是丢脸丢大发了。
听陈月娥这麽说,立刻就有人嗤笑出声:「你快得了吧!人家老杭现在有钱了,凭啥还把当大学的闺女介绍给你?
又不是扶贫来了!」
这话直戳陈月娥心窝子,气的她脸都白了。
「咱们村的知根知底多了,总比那些个……」
说到这陈月娥说不出来了。
她敢说铁饭碗的人不如她儿子吗?
她不敢!
说出来恐怕是会被人笑掉大牙!
见状,王福琴赶紧出来打圆场:「今天四兰回来,大家不说这些有的没的,孩子们以後咋样,得他们自已去挣!
咱们把家里收拾好了就成!」
王四兰闻言轻笑:「我们今天在屠户那定了半扇猪,还有三只鸡,咱们提前先过个年!」
回家了,自然要让大家好好吃一顿。
王四兰也不是什麽抠搜的人,王福琴听她这麽说,更是笑得开怀:「行啊!我们这就开始操持。」
第160章给你重新组织语言的机会
大家都是干活麻利的好选手,根本不用王四兰张罗,其他的几位邻居都已经主动开始分配活计了。
王福琴家院子够大,又在杭家隔壁,在她家开火最合适。
王福琴平时就做饭好吃,家里有姑娘来相家,或者谁家有老人做寿,都愿意让她掌勺。
虽然比不上国营饭店那麽好吃,但家常菜味道也很不错。
最主要的是,王福琴会过日子,能在有限的材料里,把菜样做的尽善尽美。
说是半扇猪,其实屠户还搭了副大肠,村里有人就好这口,尖椒溜肥肠,又油又香。
大家都是奔着看热闹来的,临近新年,还能有顿好饭吃。
本来是凑热闹的心情,瞬间转变成了一种切身的喜悦,这年头谁能说不爱吃肉啊!
王福琴忙着,王四兰也跟着去凑热闹
杭成刚也跟着村里玩得好的出去聊天。
屋里只剩下了莫小娟丶陈月娥的闺女鲁秀英。
三个女孩平时还算熟悉,但莫小娟满腹不满,鲁秀英则是觉得杭景书太有文化,不敢露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