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莓苗是拿走,还是没用,总得有个处理方式吧。
难道一直在学校养着?
杭景书摸摸鼻子,她现在一门心思想搞蔬菜大棚,得和各个导师都打好关系才行。
现在塑料薄膜这东西不知道国内能不能量产,如果不能量产,又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在她的印象里,大棚菜是90年代才渐渐进入普通人的生活中的。
在八几年,普遍的农村都是只有白菜萝卜,土豆都得是晒乾了的,因为土豆存不到冬天。
但其实,温室种植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秦朝时期,利用山坳间的温度差来培育植物,也曾经成功过。
因为水路发达,许多南方的蔬菜在冬天也能运到北方,还有简单的黄菘菜等,能简单培育的蔬菜吃。
可以说,在吃这个环节,很多国家都比不过华国。
凡是好吃的,必然会出现在国内。
火鸡个头大,肉也多,为啥养的人不多嘞?
还不是因为口感不好!
能选择的品种很多,何必去做那些费力不讨好的事。
既高产又好吃,还得傻瓜种法的东西才受欢迎!
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比起搞家禽业来,杭景书还是更喜欢种菜。
夜晚,大家都躺好准备睡觉。
杭景书却已经开始盘算起家里的钱来。
现在两个店的一个月流水大概能有10来万。
一开始的热度过去後,自然就会有回落,这是正常的。
尤其精品店那边在调整经营方向。
杭景书觉得,一个月的纯利润能在1000-2000块就很好了。
曾经1000块就是巨款,到现在王四兰掏8000块买国债券都不眨眼,自家积攒财富的速度还是够快的。
至於玩具生产线,是为了以後的十年布局。
一个玩具工厂,少说能养活半个村的人。
脱贫致富,是华国喊了数十年的口号,杭景书自已作为一枚小小的螺丝钉,也想跟着出一份力。
高端玩具一直是条不错的致富路,华国在这块明显是有短板。
建国以来在重工业上撅屁股奋起直追,对於这些小玩具类的东西自然顾不上。
杭景书瞅准的这块市场,还是一块极大的肥肉!
第172章要的就是专业
一年之计在於春。
农大的春天就格外繁忙。
校田内外都是学长学姐忙碌的身影。
大一新生也没空笑嘻嘻了,每人一条拢,锄头你就拿吧。
拿了就放不下来了。
像杭景书这种农村的孩子还好,好多和她一样大的女孩,是没赶上过下乡的生活的。
这下可真成了体验生活了。
手上有泡?
挑了就行了!
总不能不干活吧。
农大农大,就是得干活才能学习到知识。
大一的新生就像是没经过风雨洗礼的秧苗,看着精神百倍,其实风一吹,就得倒下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