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366小说>重生八零年代小保姆 > 第127章(第1页)

第127章(第1页)

啥意思呢,不适合进实验室呗!

对此杭景书倒是看得很开:「没事,我来就是为了学习农业知识的,其他的慢慢来呗。」

几年的时间,她还不能征服一个小小培养皿?

事在人为嘛!

说到基础农业知识,小於老师倒是还真想起来一件正事:「对了,等下个月,咱们学校组织去吉农大学习,到时候你也跟着去。」

杭景书眨眨眼,靠蓝莓刷脸还是有效果的啊。

去吉农大学习啥,当然是先进的塑料大棚技术。

其实早在几十年前,国内京市就有了温室设施和栽培技术,但碍於设备和资金的问题,迟迟不能推广。

只能少量丶区域性的实现冬天有菜吃的目标。

距离家家户户都在冬天买得起菜,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其实古代就有温室和大棚,但那都是人家富人的玩意,普通老百姓甭说看了,听都没听说过。

大型连栋温室需要的设备比大棚更多,控温也更精准,但前期投入太大,管理不到位,从81-85年陆续引进,後来又因为不适应市场而渐渐消失。

国内市场大,人口多,前期投入太高的东西,会在本土自然而然的适应不下去。

农民是要吃菜,但如果一根黄瓜要卖好几块钱的话,他们肯定不会吃。

要从市场经济出发,大棚没普及,也和大棚的材料有关系。

用聚乙烯薄膜做小蓬覆盖的事,杭景书在家也干过。

不过基本都是为了出苗好,要想做真正的蔬菜大棚塑料膜,也需要一定的技术。

吉农大那边从66年就有了这项研究,这次去学习,也是为了以後能更好的发展。

这次去吉农大的学生,基本都是研一研二的学生。

冷不丁窜出来一个杭景书,大家对着名单干瞪眼。

「杭景书是谁?」

「本科生什麽时候也能参加这种学习研究了?」

别看杭景书在新生里好像挺有名,但也仅限於本科之内,像许多研一研二的学长学姐们,平时根本没空去关注这些。

本科生在普通人眼里已经算是很牛的了,但专业领域只说是刚入门。

苏映红是通过蓝莓那件事认识的杭景书,但她只是82级的学生,还没机会去跟着老师到吉大学习。

之前安排去的学生,最次也得是大四的学生,今年倒好,大一新生也能跟着去了?

这得是什麽来头?

苏映红本来就是过来凑凑热闹,没想到还能吃到第一口瓜。l

几个师兄讨论的热火朝天:「这个杭景书看起来挺有关系啊。」

「没准是谁家的孩子,咱们老师有哪个姓杭的?」

也有听说过杭景书名字的:「那不是今年的冀北的省状元吗,文科的。」

听到这有人更不服了:「省状元咋了,她大一还能有啥研究成果咋了?发表专刊论文了?还是有专利?」

纯属的胡扯,大一她就不可能什麽研究成果。

难道还能未卜先知从高中就开始鼓捣农业是咋的?

围在名单旁的讨论声是越来越激烈,都觉的这个杭景书出现在这很有问题。

岳红梅最近很高兴。

上次她转变想法之後,竟然觉得自已在研究方面的效率也有所提升。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