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身子决定了她拉不开多么重的弓,所以即墨浔私藏的种种名弓,她每一把试过,还不如工匠师父批量制造的寻常弓箭。
又一箭射中了靶子。
稚陵觉得上天可能没有给她足够的力气,但给了她足够的准头。
明日就是生辰了。她抬头,却见草场上空乌云遍布,天色阴沉。
山中风大,忽然起风,风很影响射箭,即墨浔便走过来说:“要下雨了,先回去罢。”
稚陵不欲搭理他。
即墨浔见稚陵转头就走,在其余人面前,包括儿子的面前,也丝毫不给自己面子,心中叹息,然而除了跟上她以外,又没有别的法子。
稚陵自己去牵了马出来,这些时日和枣红马朝夕相处,处得还算不错,至少不会无缘无故地要把她摔下去——她想,这山雨欲来之前,还可以跑一圈马。
她牵马时,看到了钟宴。
钟宴也牵着一匹白马过来。
他望见稚陵,唇角含起一弯笑意,牵马走近了些,微微低头:“快要下雨了,还要去跑马么?”
稚陵仰起头看了看天上浓云滚滚,复又看向他,问他:“你也牵了马,——”
钟宴说:“迎风纵马,最是快意。”
稚陵笑了笑,稍微侧头,抚了抚枣红马的鬃毛:“我的本事,还称不上‘纵马’,只能叫做‘走马’。”
钟宴的目光从她的脸上,移向她身后不远处,半山坡野草茫茫间立着的身影,敛下了眼中情绪,温声同她说:“慢慢来。”
“阿清哥哥,这几日没看到你,你去哪里了?”
跨上骏马,两骑闲庭散步一般在草野上并行,天风浩荡,吹得人鬓发胡乱拂着脸颊,衣袖袍摆盈满了风,猎猎飘舞。
钟宴的声音顺着风声一并传来:“去灵水关大营巡查了。”
这本是即墨浔的公事,他打发他去,不过是想叫他离她远点。按时间的话,还要到后日才回,但他格外勤快,不分昼夜地处理完公务,立即赶回来,无论怎样,也要陪她过生辰。
稚陵没有应声,心里闷闷地想起些不愉快的往事来,呼出一口浊气来,望着前方,山势绵延起伏,阴沉沉的天色笼罩四野,远处仿佛都陷在一片灰蒙蒙中,看不到灵水关的所在。
她说:“若过了灵水关,……”
正说着,稚陵直觉有直勾勾的视线落在后背,回头一看,百十步开外,却见跨坐在黑马上,不远不近跟着他们俩的即墨浔。他神情莫辨,但想也知道,脸色一定不好看。
他怎么跟来了?
以她的骑术,甩开他自然不可能了,稚陵想了想,望着秋叶山林,指了指那儿,说:“我想出关看看。”
钟宴微微犹豫了一下:“出关?”他侧过脸看她,迟疑续道,“离得倒是不远。关外……没什么好看的风景。”
稚陵期盼地望着他,说:“只是想看看。我又不是要去军营重地。”
钟宴微垂眼睫,点了点头,看了看天,说:“怕要下雨,得快去快回。”
从这里去灵水关,骑马要小半个时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