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366小说>穿越春秋我为王 > 第14章 吴币如刀 伐郑失败(第1页)

第14章 吴币如刀 伐郑失败(第1页)

吴侯其实早有反郑之心。

这个心思,他当世子时就有了,只是当时有父亲在,国家还不由他做主。

但是现在,他终于有机会了,所以他便开始了自己的迷之操作。

因而对于臣子的劝诫,他才置若罔闻。

这些年,他早在暗中积聚势力,为未来反抗郑国做准备。

他其实看得很明白,自己作为与郑国血缘较远的周王室一支,将来迟早有被取缔的一天。

他就不信,哪一个人会允许自己的卧榻之侧,有他人安睡?

其实他错了,对姬忽而言,他要让郑国不断向外扩张,将华夏的文明从这华夏大地传出去。

所以他需要很多帮手,不管是与他有无血缘关系的诸侯国,只要不反抗自己,他还是很愿意在他划定的区域外,给他们一个可以安身立命的地方。

对姬忽来说,这些人不管怎么说都是自己人。

就像春秋打了那么多年的仗,最后不是都没有怎么闹掰嘛。

即使灭国,杀人家国君的事也是鲜有。

故而他虽不能容那些人及后代在自己的国家内部搞破坏,或者分裂。但他却可以放他们到国家外去开荒,去传递华夏文明。

只要他们能将海外的土地都囊括了,到时候整个天下都是华夏的圈子,那还会有后来的八国联军侵华,日军侵华吗?

他这是在古代,就想把后代受到的威胁,给一下子从根源处理掉,这不可谓不刁钻。

也只有姬忽,才能想到这,也正是因为他是穿越者,才会有这么大的对异族的恨。

若不是实力不够,他甚至都想做出更可怕的事。

但是想想还是算了,毕竟人种的多样性,就代表基因的多样性,遇到什么流行病或者传染病也能扛下来。

基因过于单一其实更多一方面是给那些天灾什么的,留有可乘之机。

姬忽想来想去,决定实行将四周的夷族同化,融合进华夏的决策。

毕竟,这样才能兼具优点,消除危险。

从这也能看出,对于姬忽而言,他并没有将吴侯看做敌人。

相反,还因为他与自己有血缘关系,而被他倚重为亲人。

这里的吴侯,他就明显有点以小人之心,度人家君子之腹了。

吴侯没几日就抓了郑使,封锁了消息,想使郑国那边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但郑使已将消息传出,他这么做也不济于事。

于是,他便将郑使绑了,准备等自己攻打郑国时杀了祭旗。

他为何会有这么大的自信,还主动进攻郑国呢?

那是因为随着这些年吴国拥了铸币权这一bug技能后,他们国家就积攒了大量的财富。

我们说的不是钱这个东西,而是随着钱多,而产生的衍生品。

那时候的吴刀,也还是很有购买力的。

而老吴侯,对郑国产的精铁以及其他器具很感兴趣。

光用来做甲胄的原材料,他不知道囤了多少。

以至于有些皮革长虫,都来不及从武库中清理出来。

还有良马宝驹,吴国拥有的,可谓是多得数不胜数。

待吴侯上位,他现老爹真的是暴殄天物,这么多好东西都不知道拿来用。

要是把这些制造成盔甲武器,那自己就可以建立一支,足以与郑国抗衡的军队。

但是可惜的是,现在已经不是那个诸侯争霸的时代了,不然,吴国兴许也能称霸一时。

等到他将这些都制作成武器装备,突然他的信心又回来了。

这是为什么呢?原来他们吴国这些年的积累颇丰,这些东西造出来,足足可以武装二十万军队。

要知道,此时的郑国已经裁军了,国内常备军就只有三十万。

而这三十万,也大多分布在不同的地方,有的要防备边患,有的则要预防不安分的诸侯国。

所以郑国能在一个地方聚集起来的军队,绝对不过十五万。

若是自己倾举国之力突然动袭击,那郑国一定会被他给击败,毕竟二十万对十五万,优势在他。

也正因为心中这样想了,吴侯诸夷便决心反叛了。

但在他的心中,他这不是反叛。

郑国架空周王室,夺取原本的成周江山,他这是奉天讨逆,替周天子报仇。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