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他的确想要开疆拓土
“哦?”皇帝挑了挑眉,问道:“五公主有自己的想法?”
“嗯。”皇後望向皇帝,面上难得露出一丝犹豫,道:“五公主她……想去夷狄和亲。”
“夷狄?”皇帝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道:“她真这麽想的?”
“是啊,妹妹很早就和儿臣说过这件事的。”太子接过了话头,道:“不过之前五妹年纪尚小,儿臣这做哥哥的也舍不得,便一直没有和父皇提起。”
“嗯,历代公主大多也都是和亲,不过我庆和福泽深厚,倒也不必用公主和亲巩固邦交。”皇帝不冷不热道。
见皇帝这个态度,皇後和太子交换了一个眼神。
“儿臣也是这样觉得,不过……”太子叹了口气,道:“五妹她一直以深受百姓爱戴的德阳公主的德行为标准,数十年前,德阳公主曾与俞侬族和亲,最後帮助太祖皇帝收服俞侬族,想来五妹恐怕也是有这样的想法的。”
太子这麽一说,让皇帝有些动容了。
没有人的功绩能够超越太祖皇帝,庆和王朝能有今天的广袤山河,全都是因为当年太祖皇帝骁勇善战打下的万里河山。
而现在,到了他这个皇帝,竟然还丢了随州城。
没有一个皇帝是不想开疆拓土的,哪怕是有一点机会,皇帝都想要尝试一下。
他现在已经四十多岁了,前半生的皇位之争消耗了他太多的精力和时间。皇帝也逐渐觉得自己力不从心,大概这就是要服老的时候了吧。
但若是在临退位之前,能够收服夷狄,那麽这将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甚至可以肩比太祖皇帝。
这样的话,无论是正史还是野史,都只会说他这个皇帝是如何开疆拓土的,而没有人再提起,他是如何靠着外戚的力量坐上皇位的。
太子和皇後一看皇帝动摇了,皇後立马加了一句:“唉……臣妾还是回去劝劝五公主吧,这西边的随州还未定,她想什麽夷狄呢?”
“和亲之事非同小可,最终还是要父皇决定的。”太子对皇帝道:“不知父皇的意思是?”
皇帝沉吟半晌,道:“下午朕去找五公主谈谈,听听她的意见。老五看起来柔和温婉,实则性情刚毅,这件事还是要慢慢说的。”
“是。”皇後道。
相比陈太後和二皇子那样咄咄逼人,皇後和太子那边显得柔和许多,似乎就是来说说家常,顺便提了一下五公主的事情。
但是出了那个门的时候,太子和皇後眼中都带了笑意。
以他们对皇帝的了解,他们知道,五公主去和亲这件事,应该是定下来了。
第二日,也就是三皇子带兵出征的第二天,皇帝又下了两道震惊朝野的旨意。
第一道圣旨,将陈将军及其部下派往现在被命为黔都十六城的原大羌之地,帮助当地官员扶持百业,收拾流窜匪寇。
第二道圣旨,将五公主嫁入夷狄和亲,择日夷狄使臣将来京州城商议此事。圣旨中强调夷狄是友好邦国,届时京州城百姓一定对其以待客之道。
“这……这就是皇帝对陈家军的惩罚?”苏竹卿正嗑着瓜子,一听这个消息,眼睛都快要瞪出来了。
这圣旨下的,简直让人瞠目结舌。
皇帝陛下,要是你被陈太後挟持了就眨眨眼啊!
苏竹卿在脑子里疯狂吐槽,眉头皱在了一起。
“谁都看得出来这根本不是在罚他打了败仗。”闻笛淡淡道:“想来是陈太後和二皇子给皇帝说了什麽。”
“诶,你说这凭什麽啊?三皇子不是他亲生的?”苏竹卿不服气道:“既然陈将军打了败仗,就说明那边雍明人不是那麽好搞的啊。现在好了,三皇子前脚刚走去给陈将军收拾烂摊子,後脚皇帝就把陈将军派到那个什麽……黔……黔……”
“黔都十六城。”闻笛提醒道。
“对对,反正就是那个什麽十六城。”苏竹卿气的狠狠丢下了瓜子皮,道:“一听就知道那是个挺好地方,天高皇帝远的,官员们这麽多年都没出个什麽成绩,肯定也都是好拿捏的,陈将军在那儿多舒坦啊!我们三皇子呢?风吹日晒雪打雨淋的,还得思虑怎麽行军布阵上战场!诶,你说这凭什麽啊!”
苏竹卿特别为三皇子忿忿不平,这是什麽狗皇帝啊!
“好了,你不能只看一面啊,平衡之术是皇帝必修的,你怎麽知道他是怎麽考虑的?”闻笛说到这儿,顿了顿,语气严肃道:“还有啊,你这些话在家说说也就罢了,可别在外面也大舌头,让人听了去,回头给苏家招来横祸。”
“我当然知道这话不能乱说了,我又不傻。”苏竹卿叹了口气,心情复杂。
这些都是他能在闻笛他们面前吐槽的,更麻烦更棘手的事情,苏竹卿还没有说。
毕竟对于他们来说,五公主去夷狄和亲,表面上看起来没有任何问题,但是苏竹卿知道,这在小说里就是太子要夺皇位的关键时刻。
小说里当时,京州城大乱,二皇子和三皇子皆亡,还是太子最後带着方家击退了夷狄人,最後皇位自然而然地落到了太子身上。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所以连沈择桓也跟着飞黄腾达了……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太子会在什麽时候和夷狄人联手呢?而且现在二皇子和三皇子都活着,会不会太子就不敢轻举妄动了呢?
这麽复杂的事情对于苏竹卿来说,还是太难理清了些。
“诶哟,我说你啊,一个皇商之子,而且三皇子现在又不在城中,你考虑这个干嘛?”闻笛看着苏竹卿一脸凝重,伸手将苏竹卿的眉头抹平了,道:“就算陈将军不去黔都十六城,那也会被召回京州城,而且陈家势力盘根错节,皇帝也不可能真的对陈家军做什麽,到时候他不过就是来京州城享福而已,你看着岂不是更生气。”
可是陈将军若是被召回京州城,太子也许就不敢跟夷狄里应外合了啊。
苏竹卿想着,但是没敢说出来。
南臻一直坐在他们旁边看书,像是没有听见他们说什麽一般,看得十分认真,仿佛他们在谈论的并不是他的哥哥们,也不是他母亲的故国。
“我……我下午去见个人。”苏竹卿突然转移了话题,道。
“谁啊?”闻笛心思细腻,叮嘱道:“你可别见什麽奇奇怪怪的人,现在朝中衆臣都在观望中,你可别让人套了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