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九章你们这是怂了吗
夜里,东宫。
太子换下了衣服,太监宫女都退下了,蜡烛也熄了。
东宫一片宁静,只有时不时走过一队巡逻的护卫,发出整齐的轻微响动。
黑暗中,本该躺在床上入睡的太子睁开了眼睛,他走到窗边,看了一眼门外,确定没有眼线後,打开了暗门。
火折子在幽暗曲折的通道中亮起,太子脚步轻而快,很快的,就走到了通道的尽头。
太子的视线向左看去,摸索了一下,摁下了一块活动的石块。
随着石块的移动,太子面前的墙体慢慢分成两半,逐渐朝左右两端退去。
密室里早就已经站着两个人,他们正在商量着什麽,说着不属于庆和王朝的异族语言。
太子进来了,两人转身朝太子行了礼。
“现在正是使臣进入京州的敏感时期,我不是说过了吗,最好不要联系我。”太子皱了皱眉,道:“怎麽?是有什麽要事吗?”
那两人面面相觑,终于其中有一人开了口,道:“今天刚传来三皇子打胜仗的消息,我们首领觉得三皇子和于将军是难以战胜的,所以想问一下太子您有没有必胜的把握,若是没有,我们希望合作中止。”
“哼。”太子闻言冷哼了一声,道:“我还以为是什麽大事,原来是怂了啊。”
两人低着头,对待太子的出言讽刺也不做回答。
“当初三皇子在京州城的时候,你们的人尚且还敢刺杀他,怎麽,现在他不在京州城了,你们倒是害怕了?”
“我们倒是不怕,但这是首领的意思,我们不得不遵循。”那人道。
太子深吸了一口气,道:“你们首领担心的事情我都清楚,我们现在是有共同的敌人的,那就是三皇子。”
太子将声音放的平静,一字一句劝着:“只要三皇子不在京州城,那麽京州城现在就是我说了算。原本京州城里是有陈家军和于家军两支队伍的,现在全都出去了,这麽好的时机,你们应该劝你们的首领好好把握。”
“太子,你的意思我们都明白。”那人道:“可是我们的首领现在需要一个让他觉得可以成功的计划,之前是认为三皇子和于将军一定会被雍明人拖在随州城,但是现在三皇子打了胜仗,或许过两天才会回京。而我们的人马暂时还没有完全抵达京州城,这个问题要这麽解决呢?”
太子轻笑了一声,道:“若是老三没有打胜仗,他尚且还能留着命在随州待着,而现在,他打了胜仗,我就更有把握把他和于将军一网打尽。”
夷狄人闻言一怔,不明白太子这是什麽意思。
“本来想找个机会亲自给你们的首领写信的,毕竟我的计划还没有完全布置妥当。”太子叹了口气,道:“既然你们首领这麽心急,那我就先跟你们大致说一下吧……”
幽暗的通道尽头,昏暗的密室里,夷狄人们在听到庆和王朝的太子如何设计陷害自己的兄弟时,都满意地笑了。
“看着他们的行军痕迹,应该是往东南方去了。”
三皇子进入了随州城後,带人查看了随州城一圈後,终于下定了这个结论。
“东南方向?”于将军看着地形图,道:“东南方向并没有什麽要塞关卡,且都是一些荒无人烟的山路。他们要是想上京州城,完全不应该走这个路线。”
三皇子点了点头,半晌,他叫人找来留守在鸣鼓关的陈家军,道:“你们陈将军已经到黔都十六城了?”
“回殿下,是的。”那人道:“陈将军带着两千六百五十三人前去黔都十六城,在你们抵达鸣鼓关的前三天就已经离开了,应当是早就到达黔都十六城了。”
“那……他在黔都十六城怎麽样?有没有遇到敌军?”三皇子问道:“或者在路上,有没有遇到敌军埋伏?”
“应该是没有。”那人道:“听说前几日陈将军还给宫里写了信,说黔都十六城这里不错,只是百废待兴,待他和城主好好治理一番,定然能成为繁荣的大城市。”
“那就奇怪了啊。”三皇子摇了摇头,眉头微皱,道:“他们去东南方,难道不是为了黔都十六城吗?”
“要不明天派人去查看一下鄞州?”于将军道:“说不定雍明人带人从东南方绕道而行,直接退到了鄞州,为了扰乱我们的视线,特地在东南方留下痕迹。”
“我已经叫人去鄞州了。”三皇子道:“想必明天就能传信回来了。”
鄞州和随州有一段距离,随州繁荣,鄞州较为清苦,就是因为中间隔着一座山。
随山而建的鄞州後关是天然的防守屏障,这也是为什麽京州城衆人在听说陈将军将随州丢了以後,会那麽震惊。
因为鄞州後关是一个非常难以攻破的关卡,只要好好守着鄞州後关,雍明人根本不可能从西面攻下来。
“别总是皱着眉头了,我这个急脾气都还没说什麽呢,你着急什麽。”于将军看着三皇子一脸凝重,转移话题道:“裴公子接过来了吗?”
一提到裴泽,三皇子的神情就和缓了许多,道:“让人去接了,应该今天晚上就到了。”
“嗯,那就好。”于将军点了点头,道:“上次你发的信已经传到京州城了,皇帝听到消息以後非常高兴,说是等你回去以後,要好好嘉奖你。”
然而三皇子听到这话却没有一丝高兴的样子,反而无奈道:“我传那条信主要是想让他们提高警惕,万一雍明人真的去动京州城怎麽办?没想到他们只顾着开心了,也真是……”
三皇子想了半天如何形容,最终还是放弃了。
京州城里是一群只看结果的人,跟他们说这些也许都是没有用的。
他们只在乎你是不是打了胜仗,能不能保护他们的安全。
他们大多都不记得那些为皇室战死的士兵,只记得那些活着的,以为将那些凯旋归来的士兵加官晋爵,就已经是对当兵之人最好的奖赏了。
但是只有他们这些真正行军打仗的人才明白,他们能活着回来,就已经是老天给他们的最好奖赏了。
真正应该补偿的,是那些已经战死沙场马革裹尸的士兵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