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366小说>清穿之七福晋 > 第33章 第 33 章 胤佑本来是担心吃这(第4页)

第33章 第 33 章 胤佑本来是担心吃这(第4页)

“噼里啪啦——”

慈宁宫内一阵碗筷叮铃声。

太後娘娘难以置信道:“天下还有这种面?你别是年纪太小,被下面的人诓骗了。”

“是啊……天底下哪有不会腐烂的东西?就连这做成家具的木头,要是不好好存放,也会烂掉,更何况这现做的面条?”太子妃应和道,也是不行。

唯有半知半解的成嫔懂了——今天请安吃面是假,儿媳想借太子妃和太後娘娘之口将这面推到康熙面前是真。

她看向站得笔直的宝敏,紧攥着手中的手帕,连呼吸都变轻几分。

这要是成了……

胤佑日後如何,都会有皇上照看,只要行事不出差错,荣华富贵惠及子孙怕是没问题。

成嫔出声为宝敏辩解道:“皇额娘还不知吗?这丫头聪明得很,哪有下人诓骗她的份?若不是有十足的准备,她才不会冒这个险呢。”

“怕是看着厨子做出了个新鲜有意思的东西,借来给您献宝,哄您开心。”成嫔故作抱怨道:“明明是我的儿媳,也不见讨好我有这份心思。”

“您说,要不是臣妾正赶上了这次请安,这麽有意思的东西怕是要在宫里面转一圈,才能够轮到长春宫知晓吧。”

太後笑呵呵道:“先前宝敏没来的时候,你可不是这麽说的。如今当着正主的面,倒是埋怨起来了。”

“还不是因着这丫头眼里没我这个额娘?”成嫔叹气道:“不过这儿媳还是比儿子靠谱些。皇额娘你是不知,自从胤佑领了万岁爷的差,这请安的日子都没能久待,不过匆匆一面,互问安好,就分别了。”

“倒是宝敏日夜惦记着我……”

成嫔神情动容,“马上胤佑又要随着万岁爷北上征战准噶尔,我这做额娘的日夜难安。带兵打仗这种吃苦磨炼的事,明知道他吃过一回,应该宽心,可一想起那急行的路上,将士们还得挨饿,臣妾这心就跟刀子刮一样,心疼得很。”

“胤佑是臣妾的儿子,八旗将士们也各自有额娘。做额娘的谁愿意瞧着自己的儿子受苦啊?”

太後好言安慰,瞧着成嫔泪流满面,也知晓这是情难自控。

宝敏站在一旁没说话,情绪也有些低落。

那是上战场,算不得什麽好事。

在场的几人,唯有太子妃陷入了沉思。

待太後安慰好落泪的成嫔後,太子妃出言问宝敏,“七弟妹可确定,这面十几日都不会腐烂?”

“是的,我刚开始也不相信,便让那厨子隔几天做一份,然後用油纸包裹住,随手叫人放到厨房里。”宝敏说:“我就知道今天你们肯定会不信我,所以我特意让人带过来给大家瞧瞧。”

杨梅和荔枝适时地将油纸包裹的面条摆放出来,油纸上面用墨水写着时日,一眼便知晓至今相隔了几天。

现做的面条里面含着水分,根本不适合长期储存。

而如今这几袋油纸包着的面条,经过数十日,依旧跟新做出来的一样。

太子妃将其凑到鼻翼前细细闻,也闻不出臭味,对于自己方才想的事更是确认。

太後惊奇,“没想到天底下竟然还有这麽神奇的东西,到是我们少见多怪了。”

宝敏趁热打铁道:“其实说出来,孙媳还挺不好意思的。”

“怎麽说?”

“孙媳有一不成气候的食楼,一看到这麽稀奇的玩意,就想着放到食楼里面去买,打得就是不腐烂的旗号。这面还能够单独卖给百姓,价格孙媳也不打算定多高,就比普通的面贵一些,但是……”

太後说:“但说无妨。”

“孙媳想着,敲锣打鼓给百姓们演示这面能存放许久不腐烂,难免会让旁人觉得这面有问题,到时候群起而攻之,反而砸了食楼的招牌。孙媳便想着,要是太後娘娘能给这面赐个名字,倒也是孙媳丶这面以及那厨子的福气,也能绝了旁人的歪心眼。”

太後哈哈一笑,擡手点点宝敏,“合着半天就为了个名字而来?”

“这玩意的确是新鲜,不过零售给百姓们到也不太好,若是有人吃坏了身子你就是跳进黄河里也洗不清啊。”

宝敏应声道:“所以孙媳只宣传五日内能保鲜,其馀超过的吃出问题的,概不负责。”

“定时定量,不多卖,买家都要登记。每个单出售出去的面食都会被油纸包裹,油纸上会有年月日的标识,而且会有一套轮流使用的章印,负责得拿着油纸来与账册登记。”

“您瞧着,这法子还行吧?”

太後听完,并没觉得哪里不妥,反倒是太子妃笑着打断了,“玛嬷也别着急,这般神奇的东西,取名字自然也要谨慎,不如您多花些时日,好好想想?名字朗朗上口些,日後弟妹也好把生意做大。”

宝敏闻言,看向太子妃,只见後者朝她微微一笑,便知晓稳了。

她也忙顺着太子妃的话将太後安抚好。

一唱一和倒是让老太太将这事记在心上了。

从不乐意学汉语的太後倒是找了个识字的宫女,学着些汉字,准备给宝敏的面好生想个名字。

其他人也自觉不打扰,吃完饭便各怀心思地退了。

出了慈宁宫,太子妃便出声问道:“方才七弟妹说可以将厨子借我一用,可是真的?我不会要你的方子,这是觉得这东西有意思,想做给太子尝尝鲜。”

宝敏恨不得太子妃赶紧借走,“当然,太子妃千万别同我客气,等会儿我就叫袁厨子去毓庆宫。”

“好,那便在这先谢过七弟妹。”太子妃末了,还不忘说:“七弟妹的生意必然能红火上一层,只是眼下不要太着急。”

“天时地利人和,七弟妹如此福运傍身,想必要不了多久,食楼就要日进斗金了。”

太子妃没法明着说,毕竟这提上去的功劳,得是太子的,至于赏赐,她不在意,太子也不在意。

他们要的是名声,要的是康熙能够看好太子。

宝敏听明白了太子妃的话,乐见其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