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或许会因为对母家感情深厚,体谅佟家因自己渐渐年老而择定新主,且这个新主还是他指定的继承人。
但他绝对不会原谅佟家首鼠两端,在他看重的两个儿子之间徘徊!
康熙,才是佟家最大的依靠,佟国维又老持承重,宦海浮沉多年,对康熙的性子想必也是揣摩了又揣摩的。
他完全没有必要搞这种一旦翻船,三面都讨不好的操作。
那麽,佟家父子为何要这麽做?
他们真正择定的新主又是谁?
玉录玳在宣纸上写下大阿哥的名字,细细思量了起来。
没等她想出个所以然来,司琴便来了书房。
玉录玳放下毛笔,问道:“怎麽了?”
司琴面上有些一言难尽,禀报道:“主子,大阿哥饮了鹿血酒,在营帐中乱来,动静太大,惊动了皇上。”
玉录玳脑海中灵光一闪,她问道:“有具体一点的消息吗?”
司琴立刻回道:“司影去打听了。”
玉录玳点头,说道:“你去看看四阿哥得不得空,让他马上再过来一趟。”
“是,奴婢这就去。”
玉录玳将大阿哥的名字圈出来。
大阿哥虽然行事高调,但那是指为人处事与办差,他可从来没有在私德上让人说过嘴。
且他身边都是得用的人,便是行事荒唐了些,又怎麽会传到康熙耳中?
玉录玳用笔在佟家父子名下点了点。
大阿哥出事,必然有人在後面推波助澜!
这背後之人,会不会就是佟家父子?
他们从一开始投效的就是太子!
说是拿她与胤禛当投名状向大阿哥表明效忠的决心,实则,大阿哥才是真正的投名状!
佟家给太子的投名状!
“额娘,您找儿子?”胤禛很快就过来了,坐下後极自然的给自己倒了杯茶一饮而尽。
玉录玳点头,问道:“你知道大阿哥被皇上训斥的事情了吧?”
胤禛点头:“这事闹得很大。”
犹豫了一下,他还是说道:“原本这事不会闹出来。”
“大哥狂性大发的时候,达尔罕部落的和卓公主正好奉母命来给大阿哥送些达尔罕部落的特産。”
和卓公主去找大阿哥送礼的时机也太巧合了一些。
玉录玳可从来不信什麽巧合的,所有的巧合都是背後之人精心设计过的。
胤禛见玉录玳一脸若有所思,便问道:“额娘,您在想什麽?”
玉录玳没答这话,而是问道:“上次在看台邀我去骑马的,是不是达尔罕部落的王妃?”
“是,正是和卓公主的生母。”胤禛答道。
“只是,儿子查过她,自来了木兰围场後,她与身边人都没有与佟家父子或其他人有私下的联络。”
玉录玳就说道:“你还记得纳兰·明珠与班弟结盟的事情吧?”
“额娘是说,他们在来木兰围场之前就已经联络好了。”
玉录玳点头:“不能排除这个可能。”
“就是不知道,与她联络的到底是哪个了?”
说罢,玉录玳将刚刚的猜测一五一十告诉了胤禛,她说道:“若要让大阿哥没有翻身的馀地,单是一个白日宣淫怕是不够的。”
和卓公主虽身份特殊,但那是对下,对康熙来说,不过是大阿哥後院多一个女人罢了。
最多,他给个封号侧福晋安抚罢了。
胤禛多聪明的人啊,玉录玳的话虽没说透,但他脑海中已经将很多事情联系在了一起。
“额娘,您的意思是,有人会将您惊马与儿子遇刺的事情都推到大哥头上?”虽是疑问,语气却很笃定。
玉录玳点头:“假设我的推断都是正确的,佟家此举便是要让大阿哥提前出局了。”
出什麽局?自然是争夺王座之局了。
胤禛接话:“t大哥出事,同时也能给太子喘息的时间。”
“没错。”玉录玳说道,“皇上对大阿哥失望,未见得立刻就会宽恕太子,但大阿哥必然是能分担大部分火力的。”
毕竟,太子所行之事已成过去,後续的补救措施,太子也做了,康熙只要能过了自己心间那道槛,太子便能安然无恙。
而佟家父子布了这麽大的一个局,也是想让大阿哥挡在太子面前承担康熙怒火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