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在不行就?请寿安公主举荐入仕嘛。”李泌眉飞色舞拉着杜甫往贡院外?走,边走边讲着,“其实不入仕也行,你?知道怎么?修城墙吗?修城墙可有意思了,可以指挥手下的工人?搬砖……”
数日后,尚书省的阅卷官员已经将此次的考卷批阅完毕,送入了右相?府,由身兼中?书令职位的李林甫最?终裁决。
“此次举子大?多答的不好。”尚书省郎中?小心翼翼道。
李林甫看似十?分稳重,淡淡道:“答的不好,那也要宁缺毋滥。本次恩科是为了择贤才,既然没有贤才,那宁可不择录也不可让平庸无能之辈入朝堂。”
郎中?道:“右相?说的是,所以只选出了几份卷子,这几人?中?有二人?答的格外?好,其余者略差一筹但是比起其他举子也算不错了。”
这句话隐含的意思就?是有两个人?试卷分太高,尚书省考官不知道是要留着还是要刷下去,就?只能拿给李林甫这位中?书令裁决。
“此二人?是谁?”李林甫眼中?精光闪烁。
“一个是诗科,名叫杜甫,祖父是杜审言,而今家中?已经没落了,一个是策科,名叫李淼,也是没落的官宦子弟。”郎中?道。
李林甫眯了眯眼:“本相?知晓了,待到放榜前一日,本相?自?然会把?名单拟出来。”
都是破落户啊。
与此同时,杨钊坐在了虢国?夫人?府中?,他的对面坐着的则是太子李亨还未过门的新良娣,张良娣。
“良娣说,太子想要和我联手。”杨钊轻轻低头吹了一口滚烫的热茶。
张良娣笑道:“杨太府卿难道不想再进一步吗?只是需要杨太府卿在陛下面前递一句话罢了。”
第172章
翌日,梨园内一片丝竹之声。
风流天子李隆基亲自排了霓裳羽衣曲,编舞让舞姬跳舞,杨贵妃领舞,他则亲自吹笛伴奏。
一舞罢,杨玉环微微喘气走?到绣凳前,接过婢女递上的汗巾擦着汗。
“三郎倒是连汗都没出。”杨玉环白了李隆基一眼。
“圣人?龙马精神,吹一首曲子小事一桩。”杨玉瑶也入宫陪着李隆基玩乐,奉承道。
李隆基哈哈大笑两声?,他十分喜欢旁人?夸他身强体壮,尤其是美貌的女子夸他,每每听到杨家姐妹的称赞,李隆基都觉得自己仿佛还没有老,而是与杨家姐妹一般年纪一样。
就在此?事,杨钊才姗姗来迟,擦拭着额头?上的汗珠向李隆基赔罪:“陛下见谅,臣有事来迟了。”
他与杨家姐妹一样,也是李隆基的宠臣,时常与李隆基一同玩乐。
李隆基嗔怪道:“你还有什么事情,竟然还能?误了和朕约好的时间。”
语气没有怒意,反而带着一丝调侃。
“臣刚从尚书省过?来,陛下颁布恩旨命尚书省主持此?次恩科,御史台监察,臣是御史中丞,自然要过?去看一看。”杨国忠陪笑,把话题往此?次恩科引。
“朕记得是右相主持、王鉷监管此?次恩科。”李隆基想起来了,他几月前的确下令过?今岁加开一次恩科。
“是这么一回事,只是臣听说此?次神童李泌也参加了考试,好奇被陛下称赞过?的神童到底有多聪慧,特意绕路过?去看了一下他的试卷。”
杨钊笑着,先点出了“被陛下称赞过?的神童”一句。
李隆基果然升起了好奇心?,他思索片刻,终于响起了这个人?是谁。
“原来是辽东李氏的那?个小神童啊。”李隆基目露追忆之色。
那?一年是开元十六年,他还正当年纪,春秋鼎盛。李隆基已经记不太清李泌的脸了,却依然能?记得清自己当年风华正茂的模样。
“他如今也到了能?入仕的年纪了啊。”李隆基感?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