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治,袁军可曾攻城?”
公孙续问辛毗。
“回禀主公,袁军到了城外之后,未曾攻城!”
辛毗想了想,“而且他们的兵马,几乎没有出过营!”
“看来袁谭只是想牵制住我们的兵马,他们的目标的确不在平原!”
公孙续说道。
“主公,沮授显然早已想到主公会率大军前来,因此他们的营寨,从一开始便做好了防御的准备,属下可以断定,此次前来,他们没有带多少攻城器械!”
郭嘉说道。
“属下也发现他们的大营扎的颇具章法,不但营门口的防御非常坚固,就是大营内部也都能互相呼应,看来是想在此与我们决战!”
董昭说道。
“如此一来,正合我意啊!”
公孙续满脸轻松,“冀州有这么多兵马,如果我们一座城一座城的去攻拔,不知要到何年何月,要付出多大代价,才能拿下。
若能在此战中,歼灭袁谭的七万兵马,对我们以后的冀州大战,极为有利!”
“主公言之有理!”
郭嘉、戏忠、董昭、辛毗等人齐声说道。
“可有中山、河间的消息?”
公孙续又问。
“从斥候营的情报来看,他们应该有大的行动,荀彧、陈群、满宠等人,都到了中山、河间,不过现在还在集结兵马,并没有出兵。”
郭嘉说道。
“荀彧、陈群、满宠都到了中山……”
公孙续听了之后,眉头微皱。
这三个人,其才能不弱于自己大帐中的这些谋士。
而且中山、河间两地的将领,颜良、文丑、夏侯惇、李典、蒋义渠等,也都是良将。
中山河间两地的兵马达到了七万,常山的韩馥、张杨、闵纯、耿武等,恐怕不是对手。
“主公不必担忧,袁军虽强,但韩文节依城坚守,必万无一失!”
戏忠明白公孙续为何担忧,说道,“况且,涿郡公孙将军的五万兵马,随时都可能南下,颜良文丑也不敢倾其所有兵马,前去攻打常山!”
公孙续听了戏忠这番话,点了点头。
不管怎么分析,自己绝对立于不败之地,可能是谨慎有些过头了。
以前历史中,三国时期的三大战役都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这让自己养成谨慎小心的习惯,同时又有些畏首畏尾。
“我们与袁谭的决战,何时进行为宜?”
公孙续又问。
“主公,此时袁军上下必然做好了准备,而我军刚至,有些疲惫,因此,属下建议,先休整一段时间!”
郭嘉说道。
“属下也赞同,此战并非孤立,常山之战打起,对我们的决战更为有利!”
戏忠说道。
董昭和辛毗也同意郭嘉的意见。
“好!”
公孙续点了点头,“管亥,传令大军,近日好好休整,不得出营,随时做好与袁军决战的准备,到时命令一下,全军务必奋勇向前,一战决胜负!”
“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