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县被攻破,公孙续心情大好。
他与郭嘉分析了一下,都认为庐江很快就会被拿下。
这一战,步骘和陆逊的功劳最大。
因此公孙续格外将布练师宠幸了一番。
果然是好事连连,六安被攻破的消息又传到了长安。
“主公,吴王孙坚现在恐怕如坐针毡啊!”
郭嘉看着斥候送来的情报,以及徐晃、陈宫等人送来的战报,笑着说道,“对于舒县,他救也不行,不救也不行,很难抉择。”
公孙续也点了点头。
六安拿下之后,十万大军将舒县团团围住。
还有十万兵马及水军驻扎在长江沿线。
这是明显的围点打援。
孙坚如果派兵援助舒县,那就要与魏军的征东军在野外或者长江上决战,这是孙坚不愿意进行的,因为胜算很小。
魏军野战的能力非常强大,没有城池做依托,吴军根本就不是对手。
可是不派援军,不但庐江会丢,程普也很难杀出重围。
十几万魏军围城,如何杀出去?
就算勉强杀出去,长江边还有魏军的大队兵马,长江上还有魏军强大的水军。
“有了庐江,将来夺取柴桑并非不可能。”
公孙续放下战报,来到一幅地图前说道。
“主公说的对,我们的水军强于吴军水军,以庐江为依托,完全可以拿下柴桑,有了柴桑,攻打江夏便成为可能,到时荆州刘表,可就不那么安稳了。”
郭嘉说道。
江夏和庐江隔着大别山,想要走山道,几乎不可能,而走水路,就要经过柴桑,那里江面狭窄,是长江上的咽喉之地。
假如没有庐江,从巢湖水军大寨,逆流而上,攻取柴桑几乎不可能。
现在夺下了庐江,公孙续的选择就多了。
“命令鲁肃徐盛,将水军集结起来,逆流而上,逼近柴桑,吴军若要过江援助舒县,就让他们来吧。”
公孙续想了想,下了命令。
一般来说,公孙续是不会遥控指挥的,具体的战术,他不会参与,但大的战略,有时还是要做的。
“主公之策甚妙!”
郭嘉对此非常赞同,“如此一则为攻取柴桑做准备,第二,也让舒县的程普和建邺的吴王孙坚都看到了机会,公明和公台只需以静制动,便可处于不败之地。”
建邺,吴王府。
自从皖县的消息传来之后,吴王孙坚就坐卧不宁。
前几天他还召集麾下文武将庐江之战分析了一番,认为没有什么可担忧的。
他行军打仗多年,也相信程普、韩当、黄盖、吴景等人守得住庐江。
可是万万没想到,皖县顷刻之间就被攻破了。
本来他还想着这有可能是魏军的攻心之策,故意散发出的消息。
可是随着斥候逐渐将情报送来,以及韩当、黄盖逃回了建邺,他也知道了皖县之战的详细过程。
此战之败,韩当、黄盖并没有多少过错。
谁能想到,皖县竟然有秘密通道?
即使是他亲自镇守,恐怕也会是这样的结果。
而接着魏军开始强攻六安,孙坚已经充满了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