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瑾,你觉得此战楚王有几成胜算?”
孙坚问道。
“属下以为,有五成胜算!”
“五成?”
孙坚有些意外。
五成已经是很高的了,也就是说与魏军各有一半儿胜算。
因为孙坚觉得,能有三四成胜算已经不错了。
魏军太强大了,假如是袁绍,而不是刘表,他觉得连一成胜算都没有,是必败之战。
可周瑜并非是那种夸夸其谈之人,他说有五成胜算,必然有一定的道理。
“公瑾,何以见得?”
孙策也有些不相信,问道。
“主公,伯符兄,我说有五成胜算,原因有四!”
周瑜略微停了停,侃侃道来,“此战对于荆州来说,是生死攸关之战,故而从楚王刘表,下至所有的将士,皆会齐心协力,拼死一战,此乃一也!”
孙坚和孙策都点了点头,确实刘表已经没有退路了。
“魏王的兵士大多都来自北方和中原,到了南郡之后必定水土不服,其战力会深受影响,此乃二也!”
“公瑾说的没错,南郡一带的气候与中原徐州一带还是有很大不同的。”
孙坚也赞成。
“第三,魏军自今年开战以来,几乎兵不血刃拿下了江夏和南阳,从主帅到将领、兵士,难免会出现自大的情绪,正所谓骄兵必败。”
“是啊,公孙续年轻气盛,最近以来又所向披靡,藐视天下在所难免,荆州早已被他视为囊中之物,其必然会影响到麾下将士。”
孙坚再次点了点头。
“庞统乃庞德公之侄,曾游历过江东,与属下熟识,此人有经天纬地之才,更是熟读兵书战策,深得庞德公、司马徽、黄承彦等大贤的赏识,他曾言说,徐庶之才不下于他。
如今有他们两人为军师,再加上蒯良、蒯越、蔡瑁等,完全能够与魏王麾下郭嘉、沮授、陈宫、陈登等人一较高下!”
“公瑾所言有理,如此看来,确实有五成胜算。”
孙坚听完周瑜说的这些话,似乎感到轻松了许多,但依然有所担忧,“只是,魏军的兵力还是占很大优势啊。”
“主公,征南军完全会被挡在襄阳,属下可以断定,汉中王或朝廷一定会向襄阳派出援兵。
没有了太史慈、荀攸等的兵马,魏军的兵力优势并不大。”
周瑜又解释道。
“父亲,孩儿以为我们应该给派兵援助楚军!”
孙策跃跃欲试。
“由此看来,魏军的征东军肯定会被完全牵制住,如果我们攻打庐江或九江……”
孙坚有另外的想法。
“主公,属下以为不妥!”
周瑜摇了摇头,“楚军如果胜了,我们任何时候攻打,都可以。
楚军若是败了,即使我们攻下来,也守不住。”
“言之有理……”
孙坚点了点头,“伯符,你与公瑾率领三万兵马,从豫章经长沙前往南郡,援助荆州。”
从水路逆流而上肯定不行,江东要援助荆州,现在只能这么走。
“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