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则也不会从宛城来邓县。
对于诸葛亮之才,牵招是非常佩服的。
“请诸葛太守来帅帐!”
“诺!”
很快,诸葛亮来到帅帐。
“孔明来了,快,请坐。”
众人坐定,兵士们奉上了茶。
“子经(牵招的字),可是正在商议如何拿下邓县?”诸葛亮品了一口茶,问道。
“正是!”牵招点了点头,“主公已经拿下了南郡,而我们的征南军却一直无法攻破襄阳、樊城和邓县,着实让人焦急啊!”
“襄樊之战,邓县是突破口,只要能够拿下邓县,那樊城和襄阳就更加不稳了。”诸葛亮说道。
襄阳是刘表亲自坐镇,有黄忠、文聘这样的猛将智将,又有五万兵马,显然是最坚固的。
而樊城由刘磐坐镇,没有刘表的命令,他一定会死守。
诸葛亮说的没错,邓县的确是最好的突破口。
“孔明言之有理,太史慈将军与军师已传下军令,要我们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只是……”
“我来此就是为子经举荐一人,他入城,定可劝降霍峻、魏延!”
“是何人?孔明快说。”
“宜城马家,马良!”
“马良……”牵招想了想,似乎听说过,但又不太清楚。
“荆州有传言,马氏五常,白眉最良。”诸葛亮稍稍停了停,解释道,“宜城马家乃当地大家,兄弟五人皆有才华,老大字伯常,老二字仲常,老三字叔常,老四字季常,老五字幼常,故而称为马氏五常。马季长,名曰马良,因其眉间有白毛,故而称白眉马良,年前我曾前往鹿门山拜访司马徽、庞德公、黄承彦等三位大贤,其言道马良乃大才,前日前往宜城,征辟其为从事,得知他与霍峻曾交好,如今主公拿下荆州已成定局,马良出面,霍峻定然会降!”
“好,太好了!”牵招听后非常高兴,“孔明可告诉马良,若能劝霍峻魏延归降,必是大功一件,我定会向主公为其请功!”
“子经放心,此事必成!”诸葛亮的语气充满着自信。
邓县城中,霍峻和魏延忧心忡忡。
去年他们曾多次打退了魏军的进攻,邓县可以说固若金汤,他们也有信心一直守下去。
可是现在,信心一下子没了,城中军心非常不稳。
赤壁大败,南郡丢了,襄阳、樊城、邓县,无论守多长时间,都是一败。
因此他们守在这里,毫无意义。
为主公刘表战死,他们不是没有想过,他们也不怕死,可是心中不甘啊!
一身武艺,并熟读兵书战策,适逢乱世,谁没有建功立业,将来出将入相,光宗耀祖的想法。
尤其是霍峻,他还有身后的家族啊!
“仲邈(霍峻的字),不光是百姓和世家,人心不稳,官员也是如此,这必然会致使军心不稳,我们该怎么办?”魏延在城中巡视了一圈,来到霍峻的营帐,说道。
“文长(魏延的字)所言,我自明白,可如今能有什么好办法呀?”霍峻无奈的摇了摇头,“荆州易主,大势所趋,我们无能为力……”
“那我们……”
“禀报将军,宜城马良求见!”正在这时,一名兵士进来禀报。
“季常来了?”霍峻稍稍思索了一下,“快,快请他来营帐!”
“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