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366小说>恋综万人嫌的我爆红了 免费 > 第236章 什么叫国风天花板啊这会真汗流浃背了(第2页)

第236章 什么叫国风天花板啊这会真汗流浃背了(第2页)

想了好一阵,她打开了电脑,开始在围脖上写分析贴。

许青焰是《玲听》节目的首位嘉宾,对于增强节目知名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陈玲自然希望他能走得更远。

标题是“独美国风歌曲,《青花瓷》”,正文开始抽丝剥茧的赏析。

“国风有三古三新的说法,古辞赋,古文化,古旋律。三新指得是,新唱法、新编曲,新概念。”

“毫无疑问,《青花瓷》这首歌完全符合了古和新的概念。。。。。。。”

来回修改了几遍,她将这篇帖子发了出去。几乎是半分钟的模样,粉丝收到了推送,还没看先点了赞。

过了一会,刷新之后,几条评论跳了出来。

“这前奏真的绝了,当时给我在车上听麻了,鸡皮疙瘩掉一地。”

“我听过不少国风的歌曲,本身也是爱好者之一。听完《青花瓷》,又看完玲姐的文字赏析,只想说这歌真天花板。”

“那句极细腻如绣花针落地,真让我没忍住,太绝了。”

“泼墨山水画里,你从墨色深处被隐去,那意境也是美得要命。原本就知道许青焰写歌不错,没想到他能写出这种歌。”

“我已经在那个帖子下面看了半天热闹了,打脸太响了。不懂国风许青焰,哈哈哈,这人也是焉坏。”

“快去看,眼红狗破防了,又开了一个新帖子。”

“兄弟,哪个原贴?”

。。。。。。。

南陈市。

齐婷带着林晚粥去买东西,温芸坐在保姆车前座休息。刚听完许青焰的新歌《青花瓷》,暗自庆幸自己当初的决定。

多亏当初没和许青焰这人交恶,他写出《我怀念的》也不是一个意外。

至于那些互怼的事件,她并不在意。只要能对林晚粥事业有帮助就行了,可能。。。。。。天才都是异类吧。

温芸正翻看着围脖热搜,顺着链接点进去。看到了“昆汀yyds”的新帖子,痛批《青花瓷》矫揉造作。

她看了一会,下方评论区好坏说法都有,懒得看,直接划了出去。

“青花瓷。。。。。。。”

温芸闭上眼睛琢磨了一会,这首歌并不是毫无瑕疵。如果要拿着放大镜去看,多少能挑出一些毛病。

可考虑到许青焰的年纪,以及这编曲的优秀程度。

她是经纪人不假,但也不是不懂写歌。在心里默默的清唱了一会《青花瓷》,慢慢睁开了眼睛。

这首歌朗朗上口,最高调不过F。歌词立意是传统文化青花瓷,表达了朦胧的爱情,难得之处是做到了雅俗共赏。

鉴于许青焰上一首歌《稻香》授权高校合唱,温芸难免会进行有关联想。这首歌同样朗朗上口,同样立意正面。

国家这些年在大力扶持传统文化题材的作品,《青花瓷》这首歌正合适不过了。

不过温芸有些想不通,许青焰能写《青花瓷》。为什么突然跑去春晚干主创去了,这到底是要做什么?

想着想着,她似乎意识到了什么,不由倒吸了一口冷气。

这剧本莫名有些熟悉,打响名气,然后拉投资开公司。

不过这都是娱乐圈某些爆火艺人喜欢干的事情,从一个小艺人到顶流。最后借着名气摆脱公司,翻身上牌桌。

简单来说,就是利用自己的名气,从乙方变成甲方。

温芸本就是京城人,对娱乐圈发展史门清。这玩意从一开始叫文艺圈,一开始都是大院子弟圈子玩的东西。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北视中心的副主任郑年桥拍出了国民四大热剧,也编织出了日后娱乐圈大腕的关系雏形。

其中参与团队的人,几乎个个都是根正苗红的大院子弟。

后来赶上了市场开放,大众审美变得多样。通俗文学以及雅俗共赏的作品,更受观众的趣味追捧。

而那些追求私人趣味“大腕”,乐于挖掘人性题材。在广大的市场口味筛选中,一个个都倒下了。

后来更是因为广电推行“制播分离”,即制作和播出不再由电视台负责。民营电视公司也能拍,过审就能播。

文艺圈又换了一批人,还是大院子弟或是他们的朋友。

从贺岁片再到电影广告投资,这群人赚的盆满钵满。从许多电影电视投资公司崛起,再到慢慢演化成了今天的模样。

比如华年兄弟,资本入局后,彻底加速了文艺圈的话语权更迭。

这个时候,文艺圈也就变成了娱乐圈。

大公司的扩张,绑定了现在娱乐圈中的一大批重量级导演。所以靠近京圈,就是靠近娱乐圈核心地带。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