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面色阴沉,心情沉重,步伐也比平时慢了许多。
回到宫中後,谢承蕴疲倦不堪地坐在龙椅上,一只手撑着头,眉头紧紧皱起,形成了一个深深的「川」字。
此刻,偌大的宫殿内空寂无人,寂静得只剩下他一个人的呼吸声。
由於殿门紧闭,光线不足,大殿显得格外昏暗。
而处在这昏暗环境中的他那孤高的身影,此刻显得有些寂寥。
他静静地坐着,思绪渐渐飘远,回想起今天发生的一切,心中暗自问自已这一步有没有迈错。
这个想法刚刚在心中冒出,谢承蕴就猛地用力摇了摇头,像是要把这个想法从脑海中彻底摒弃。
毕竟,史书向来都是由胜者书写。
再说,事已至此,对错已然没有了意义,当务之急是如何应对眼前这万分危急的局势。
他缓缓站起身来,在大殿中来回踱步。
突然,他停下了脚步,目光直视前方,眼神变得坚定起来。
「来人。」谢承蕴大声喊道。
听到他的呼喊,一个太监急忙推开门,小步跑进来,躬身小心翼翼地问道:「陛下,有何吩咐?」
谢承蕴声音低沉而有力地说道:「传朕旨意,召集所有大臣,一个时辰後在朝堂议事。」
太监不敢有丝毫怠慢,连忙应了一声,然後转身匆匆退下。
谢承蕴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身上的衣衫,静静地等待着大臣们的到来。
一个时辰後,朝堂之上,大臣们齐聚一堂。
谢承蕴目光凌厉地扫视众人,在杨沉钰他们四人身上停留了一会儿。
对於他们这次的失察之过,谢承蕴内心虽有不满,但念及他们是自已的心腹这点旧情。
再加上此次多亏了他们四人,民间的谣言才能够迅速平息,朝堂也得以恢复往日的稳定,算是将功补过了。
因此,他并没有打算深究他们的责任,只是心中难免产生了一些隔阂,日後想要再对他们委以重任恐怕就难了。
他清了清嗓子,神色严肃地说道:「如今吴国已危在旦夕,半壁江山沦陷敌手,诸位皆是朕的股肱之臣,应当为朕出谋划策,携手共渡这艰难的难关。」
大臣们听闻,纷纷面露凝重之色,交头接耳,议论声此起彼伏,但却无一人率先发言。
如今真可谓是到了国之将亡的境地,衰败之势已然清晰呈现。
当下,大半的地盘已经被联军攻占,两军兵力差距已然变成了十万之多,而豫丶辽两国又坚决不肯施以援手。
这场战争,真的还有获胜的希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