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有德和林慧心也没怀疑,「行,那你忙你的,我们去看看就回。」
在他们离开後,云栀看着工部尚书递来的奏摺。
还真是有钱能使鬼推磨,原以为还要两三个月才能建造完成的航船已经制作出来。
就等着试航成功後,出发寻找新的国都。
云栀提起朱笔,在上面的奏摺上写道让他准备试航一事。
十二月十三日,距离除夕还有一个月的时间,航船试航成功。
沿海周边开始大肆招揽船长丶舵手和船员等船上所需的各项人员。
第265章招募船员
看着小渔船上那几只小鱼小虾,李大牛深深地叹了口气。
这已经是他出海後撒了好几次渔网的收获了。
他的渔船不大,不能去太远的地方,只能在这附近捕捞。
如今正值冬季,鱼都不爱活动,沉底了。
这段时间,出海捕鱼的收获越来越少了。
「哎,这样的日子什麽时候是个头哦。」李大牛愁眉苦脸地自言自语着,粗糙的大手摩挲着黏了几片鱼鳞的渔网。
他坐在船只上,望着眼前在夕阳照耀下波光粼粼的海面,心里盘算着这点收获能卖几个钱。
自从他们这儿归为安国领土後,日子确实好了不少,但也仅限於饿不死而已。
他们这里靠海,之前那些土地都掌握在达官贵族的手中,大部分人都选择以捕鱼为业。
後来,安国占领了这里,他们每家每户也有了田地,这里陆陆续续也多了不少厂子。
奈何,这里土地倒是有,就是水田很少。
每家每户分下来,即使有那高产的水稻种子也不够一家人吃。
至於建立的那些厂子,需要的人是有限的,他们一家去寻活干,没一个人被选中。
所以,为了让日子好过一点,爹娘就留在家中种地,他和娘子继续出海捕鱼,好歹也是一点收入,能贴补家用。
前段时间,娘子月份大了,他就让她在家中休息了,他一个人出海捕鱼。
寒风呼呼地吹着,李大牛紧了紧身上破旧的棉袄。
这时,一只小渔船划了过来,船上的一个老人家对他喊道:「李大牛,这麽晚了还不回去。」
李大牛苦笑着回道:「赵大爷,就这点收获,回去咋交代哟。」
一想到家中两个才几岁的孩子,马上就要生产的娘子,还有越来越年迈的父母,李大牛就有些痛恨自已没用,不能让他们过上好日子。
赵大爷看了一眼他渔船里面的几只小鱼小虾,「都一样,你好歹还有收获,我就是白忙活一场,现在晚了,明日我们早些来就是。」
李大牛无奈地点点头:「也只能这样了。」
说着,拿起船桨和赵大爷一起朝岸边划去。
到岸边,将渔船停泊好後,李大牛和赵大爷道别,便拎着那少得可怜的渔获往家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