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尔来了兴致,她还会教导教导这些孩子。
为了防止那些大臣猜出後在她耳边念叨,每次那些成年的学子她也会过问询问丶教导一番。
对於云栀的这一做法,被柳安若带偏的大臣们还以为云栀是在培养国家栋梁,心里还暗自感叹陛下真是为国为民着想啊。
因此,为了能在云栀面前表现自已,有些大臣偶尔还会去国子监教导那些学子。
第二日,云栀带着几名侍从来到了国子监。
得到消息的国子监祭酒带着一众夫子等候在门口。
「参见陛下。」众人行礼道。
云栀微微抬手,「免礼,赵祭酒留下,诸位都去忙吧。」
「是,陛下。」
众人散去,只留下了国子监祭酒。
「陛下,还是和之前一样先去看看学子们上课的情况吗?」国子监祭酒问道。
云栀点了点头,「嗯,先去看看。」
两人一同朝着教室走去,每靠近一间教室,赵祭酒都会向云栀介绍一些里面比较出众的学子。
「陛下,那个坐在第二排第三列的那个学子,是前几个月通过科举上来的一位平民学子,今年十六岁,家中贫困,但读书极为刻苦,在之前的考试中成绩每次都很优异,若是照此下去,一甲三名定有他的位置。」赵祭酒介绍道。
国子监的学子都身着统一的衣服,为了能让云栀明白他说的是哪一个,也就只能说出位置了。
云栀透过窗户看了一眼那名学子,只见他一直盯着上方的夫子专心致志的听着,时不时的用鹅毛笔记录着,丝毫没有分心。
「倒是个可造之材。」
两人继续往前走,又在一间教室停下来。
「陛下,那个坐在第三排第四列是户部尚书的小女儿,她深得徐大人真传,如今才十七岁,今年八月的乡试她会参加,不出意外她定会桂榜有名。」
云栀看向那名女子,眉眼间和徐仕凌有几分相似。
她的父亲当年可是状元郎,不知她又能走到何处。
继续前行,赵祭酒又介绍了几位优秀的学子。
看完这几间教室後,赵祭酒带着云栀朝那些神童的教室而去。
「陛下,坐在第一排第二列的那个小女孩是三年多前来的,她父母都很明智,之前也会让她去学堂读书,只不过家里没余钱支持她参加科举,知道我们国子监招人,觉得这是女儿的机会,很是放心地交给了我们,如今才十岁已经是个小秀才了。」
「是那个过目不忘的?」
「对,她是第五个过目不忘的,只要看一遍就都会背,这个於她参加科举很有利,只要她能融会贯通,定是能参加後面的殿试。」
云栀轻轻点了点头,收回了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