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电就是白菜价,只要新能源汽车解决安全性和续航问题,大家都会选择新能源汽车。
不要怀疑国家的眼光,也不要怀疑杨老板的眼光。”
“不是说固态电池还不够成熟,成本很高吗?杨老板现在就用,那车子能安全吗?而且价格肯定很贵,至少得50万左右吧。
这个价格谁买电车啊,BBA不香吗?”
“我老早就说了换电才是电车的最优解,很多家庭不具备充电的条件,高速上充电也得排队,实在是太麻烦了。
续航2000公里加换电,跑遍龙国也没续航焦虑了。
就是不知道杨老板说的能实现几成,一万多家换电站光是建设成本就300多亿。
额,好像300多亿对杨老板来说不算什么哈。
我看能成,只要有钱什么都不是问题。”
“杨老板,交个朋友,9。99万起步,行不行?如果是9。99万起步,你就是辰爷。
15。99万起步,你就是辰爹。
19。99万起步,你就是辰哥。
如果超过20万,那你就只能是辰子了。”
……
网友们调侃看热闹,可是各大车企和电池厂家都慌了。
有了固态电池,谁还买现在的锂电池啊。
比亚迪等新能源车企,宁德电池等电池工厂,立刻开会研究对策,最后他们商量出来的对策基本都一致,先核实星辰汽车是否真的有固态电池技术,如果确定确有其事,那就赶紧降价处理现有的车子和电池,如果杨辰只是口嗨,那就保持现状。
宁德电池董事长徐裕民赶紧给杨辰打去了电话,开门见山问道:“杨董,怎么这么突然啊?我刚添了几条三元锂电池生产线,你现在突然搞出来固态电池,我损失有点大啊。
你快点跟我说你开玩笑的,你快点说啊。”
杨辰哈哈大笑,道:“这么大的事情,我怎么敢胡说八道啊。
我这边确实搞出来了固态电池。
不过你也不用担心,以后20万以内的车子用你们的三元锂电池,我的固态电池只供给30万以上的车子。
龙国还是普通人多,最畅销的还是20万以内的车子,你牢牢把握这个市场就行了,大家在各自的市场发光发热,你根本不用担心那么多。”
说的更直白一点,杨辰的意思是以后高端电池市场给星辰做,低端电池市场留给宁德,比亚迪等品牌做。
如果他们接受这个市场划分,大家就平安无事,如果他们不接受这个市场划分,那就各凭本事看谁更有竞争力。
徐裕民自然无话可说,目前对宁德来说守住地段的锂电池市场是最优选择。
新能源汽车已经过了红利期,现在进入下半场淘汰赛,最终只能活下来几个品牌,而且一定是分高中低端市场。
以杨辰的财力、技术,以及性格来说,他一定会做中高端市场,如果没有足够的把握跟他厮杀,那就乖乖避开他所处的市场。
徐裕民笑着说道:“行,我明白杨董的意思了。
我不打扰杨董了,挂了。”
与此同时,国内新能源汽车一个比亚迪正在召开高管会议。
高管们对比亚迪选择的应对之策产生了分歧,这会儿正吵得很凶。
“至少短时间内固态电池很难做到十万以内,我们的纯电系列都得砍掉,只能在混动上找机会。
我们的品牌定位已经深入民心,就是10万左右的平民车。
如果我们涨价肯定会失去大量客户,公司就完了。”
“我觉得大家都有点反应过度了,星辰汽车直接上固态电池就注定了只能是中高端市场,我们做的低端市场跟他没有任何冲突。
我们还是按照原先的步骤来,到2030年左右能量产固态电池进行大规模替换,现在还是继续用锂电池。”
“现在最怕的是杨辰把固态电池价格打下来,那我们可就完蛋了。
别的品牌卖20多万有人买单,我们卖20多万怕是没人买单。
我老早就说过我们的策略有问题,一旦让大家觉得我们就是网约车,就是低端车,以后再想涨价做中高端都难了。”
“技术到了更新换代的时候,这是没办法的事情。
我们若是想进入下一个阶段,现在就必须有壮士断腕的勇气,该清仓甩卖就清仓甩卖,早点上固态电池扩大规模效应,估摸着三、五年之后就能盈利。
如果我们在这里唯唯诺诺,一旦星辰电池规模做大,成本降低,固态电池变成锂电池的价格,我们就彻底没机会了。”
……
高管们争论不休,最终还是王总拍板直接跟上星辰汽车的节奏,先把现在的车子给清掉,明年直接上固态电池。
比亚迪总部给全国的4S店和经销商发去了降价通知,从今晚0点开始全系列降价两万,并且继续享受国补置换等优惠。
比亚迪的销售们立刻给意向客户打电话,发消息,发朋友圈,发抖音等,比亚迪全系降价的新闻很快就登上了全网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