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士卒的印象里,李信是他们最敬爱的大帅,军中坚守的不抛弃不放弃的理念,与实际行动,更让士兵们甘愿为之卖命。
。
。
喜怒无常的李信,是旁人眼中的屠夫,但是他从来不会无缘无故的责备兄弟。
。
。
相反,他不但对兄弟真诚,甚至还很有耐的心言传身教,给他们讲解一些歪理邪说。
。
。
他不会为兄弟两肋插刀,却会头脑发热的为他们报仇,所以兄弟们愿意为他挡刀。
。
。
在众将眼里,李信的目标一直很明确,那就是带着兄弟们活下去,好好的活,站着活,有尊严的活。
这便是将士们眼里的大帅,文武眼里的主公,智者眼中的明主。
他知人善任,即使对于心中有异的人才,也能做到大胆放权。
心中猜疑,却从不在面前表露,哪怕有些事众人心知肚明,内里却从来没有半句怨言。
比如郭藴、曹性、阎柔、王雄、梁习、潘豹这些边军将领。
李信明知他们心念朝廷,明知他们感念正统,却没有逼迫他们直面大汉为难。
而是大胆放权,让他们领军,在长城内外,对抗鲜卑胡族。
正是因为,能在边疆发光发热,实现心中的理想与抱负,所以这些朝廷旧将,才会甘愿为他驱策。
其中种种不一而足,这些是缺点也是优点,只是不同的人感受不一样而已。
也就袁先生这样,善于揣测人心的家伙,才会感觉其中复杂。
。
。
“嘶!”
听到其中分析,就连一向嚣张跋扈,目中无人的慕容虎,也不由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他酿的何如人?这还算是个人?简直就是个精神病吗?
这个时代的人,很难想象一个躯壳内,会存在着如此多的矛盾的人格。
。
。
呼呼,夜风呼号,帐帘席席,袁先生微不可察的瞥了轲比能等人一眼。
他不忍众人跳入火坑,遂诚心告诫道:“我若是诸位大人,便立即带人,撤回草原,撤回大漠。
。
。”
“轻易不与李屠夫争锋,若尔等果真要争,那便最好一棍子将其打死,若不然。
。
。”
说到这里,袁先生顿了顿道:“李屠夫现在虽龟缩城中,但心里恐怕已经不知在琢磨,什么狠毒的计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