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既冷笑,正所谓你做初一,就别怪老子做十五,又有宁得罪君子,莫得罪小人。
张既不但是小人,还是真小人,阴险歹毒又深得猥琐精髓,比王充还要阴毒。
你们不守议事规矩,打断老子思路,攻讦老子人格,就别怪老子破了你的规矩。
虽说张既有些过分了点,但这吊毛口才了得,其说得乍一听上去,好像还有那么点道理。
弄得众将也不知该如何反驳,甚至不敢在去反驳,若是在战场上他们一刀能宰张既十个。
但这是商议论事,不在一个层次,荒唐言言论,根本不是这吊毛的对手。
郭蕴王雄等人,只能眸光含煞,死死的盯着对方,施加压力…
“行了!”
最后还是李信出言,终止了这场争论:“大厅议事,各抒己见,无可厚非。
。
。”
“但万不可。
。
。
相互攻讦。
。
。”
言讫,李信环顾大厅,目光掠过众将,最后在张既身上审视一番。
对其刮目相看的同时,李信心中又有些犹豫,甚至是踌躇。
这二代毒士的意思,李信自然明白,甚至比在座众将体悟还要深刻。
作为从新时代留学至汉朝的五好青年,李信的经验与见解,可以说领先了众人两千年。
。
。
太史慈北上是干什么的,目的是什么,没有人比自己更清楚了。
既然可以遣将领北上,那为什么不能遣将领南下呢,虽说大汉与鲜卑有些差异,但也算是半斤八两。
大汉目前内治紊乱,黄巾余众尚在,朝廷对地方的掌控力,甚至不如鲜卑对大漠来的有力。
亦如张既所言,大汉的百姓,可比草原上四处游荡的胡人,还温顺,还要好杀。
。
。
甚至后来隋文帝杨坚的灭陈之策,便是频繁派遣小股部队南下骚扰。
或趁陈国百姓农忙时,派军队入境烧杀抢掠,以减少其粮食积粟。
且因为长江以南的地区,土层薄,百姓房屋多为竹子茅草搭建而成,粮食都不在地窖中。
隋国便秘密派遣细作奸细,在其境内,四处纵火,烧毁陈国境内的粮食积粟。
。
…
如此反复,不出三年,陈国便陷入了,民力枯竭,饿殍遍野,不堪重负的局面。
而秩序紊乱,百姓无粮,蟊贼边地,自然怨声载道,乃至被人煽风点火,引起暴动和骚乱。
。
。
恶性循环下,最终使得陈国民生凋敝,盗匪四起,乃至内乱不暇的境地。
。
。
如此隋国即避免了与陈国正面作战,同时暗中发力,消耗敌人的民力物力,不可谓不高明。
。
。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