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366小说>三国从黄巾起义开始李 > 第85章 铁与火的旋律(第6页)

第85章 铁与火的旋律(第6页)

不能上当,不能出去,否则对方冲关,恐怕又会凭添一丝变数。

如果说,罗睺等人的大士兵,是围杀太史屠的第一层保障。

那么他们这些谷口守株待兔的士兵,就是鲜卑人的第二层保障。

至于山道上方的伏兵,更是他们伏杀太史屠的,最后关键所在。

今日无论如何,哪怕拼着王庭遭灾,族人遭难,也要让这群魔鬼血债血偿。

太史慈此人阴险狡猾,麾下的魔鬼骑兵,更是残忍狠毒。

若今日不将他们除去,来日,还会造成更大的杀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些时日,他们与这些魔鬼追逐周旋,早已领教其中的厉害。

正是因为亲身体会,他们才知道,对方的狡诈恶毒。

正是因为明白,他们甚至不敢,在一开始预设伏兵。

而是要等到敌人,全军深入谷中,才敢将大网铺开。

因为,太史屠的战场嗅觉,太过敏锐,稍有风吹草动,便会被对方探知。

若是一开始便在山道设伏,恐怕会打草惊蛇,被对方提前探知。

讫溪也是趁着领军在外的机会,绕了六百多里的大圈,才有今日的突袭成果。

若不然,以太史慈的狡猾,想让对方上当,很难。

夏军对情报信息的重视性,是从李屠夫那里传下来的,从太史慈接触军阵起,各部便强调信息的重要性。

别人家的斥候,是用来探查信息的,夏军的斥候也是用来探查信息的。

区别只在于,夏军的斥候编制更严格,也更精锐,占比更大。

这个时代,这个时代的斥候,还真没有专训。

斥候与军队的比例不固定,有时少,战事紧急时又多,没有个固定数目。

但大体上在百到三百比一例,而夏军则是一百比二里乃至三,占比更大。

且夏军斥候更精锐,头目的脑袋更灵活,识字率更高。

军中甚至设有专门的培训营,有一套自己的训练规则。

所以,夏军的斥候,与其说是头脑灵活身手敏捷的士兵,不如说是具有新时代特种部队的作用。

而太史慈身经百战,此番又孤军深入,对于斥候的重视更是不言而喻。

军中一波波斥候队时刻游曳在军队周围。

几乎能侦察到到,方圆八十里的风吹草动。

此番突袭王庭,本就凶险,田豫所率领的斥候队,自然多番查探。

特别是谷道险地,这些利于埋伏之处,更是重点照顾的对象。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