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动弹,不消耗,减少热量辉发,熬一熬还能熬过去。
。
。
但战场上的士兵可就不一样了,他们需要应对更复杂的环境,以及更凶险的战争。
。
。
没有足够的暖衣抗冻,没有在风雪中行动的装备,那就等着被夏军士兵打靶子吧。
汉军无疑是精锐的,战场杀敌毫不手软,砍人切肉更不眨眼。
可惜在精锐,没有足够的补给,没有足够的过冬物资,只能歇菜。
他们扛不住大自然的恶劣环境,也扛不住北方的天寒地冻,更扛不住如今的乱世天灾。
所以常山境内的汉军很苦,很难,很艰辛,甚至已经在崩溃的边缘。
哪怕朝廷三盘五剥的,从中原各地,紧急筹措调运,依然力有不殆。
。
。
因为,有些东西,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不是说压一压,榨一榨,就能凭空变出来的。
。
。
夏军背靠河套,这个曾经匈奴的游牧自居地,牛羊不缺,皮毛不少。
。
。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王充能从百姓手中剥皮拔毛,能压榨出足够的羊绒貂裘,能筹措出足够的过冬物资。
。
。
再加上主场作战,如此方才堪堪顶住西伯利亚的寒流,顶住寒冬的侵袭。
。
。
你王芬有啥,你大汉有啥,你中原有啥,地大物博有个屁用啊,产不出羊毛有个屁用啊。
。
。
如今这寒冬腊月,北风飘毛,积雪三尺,一脚下去能淹没膝盖。
。
。
士兵们扯着单薄的麻衫战袍,穿着木屐草鞋,在天寒地冻中,还没看到敌人,就已经冻毙了。
。
。
更不要说,直面身披羊皮大袄,手戴狼裘暖套,拿枪矛的夏军士兵了。
。
。
而对于汉军的困难,冀州各地世家作壁上观,根本不配合输血,王芬这一路大军可谓是,有苦说不出。
朝廷百万大军,兵分多路伐夏,路线复杂,长远不一,粮草不济。
官府无力,治下紊乱,冀州民力难复,后勤补给不足。
再加上途中,还有各地贼匪,骚扰劫掠,运输困难,后继乏力。
王芬心中愤懑,越想越憋屈,越想越愤怒:“可恶的李屠夫,可恨的徐公明,可耻的张燕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