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军不但缺少了御寒的必需品,就连后勤军粮,也难以为继,若不然也不会两日一餐。
因为这个时代的兵,一日两餐是标配,而汉军的情况可想而知。
。
。
这也是徐达,为什么有信心,甚至只带三千骑兵冲营的原因。
只不过,这一切只是建立在,他一厢情愿的基础上而已。
徐晃思虑良久,却迟迟没有决断,或者说沉默无言,没有轻举妄动。
汉军的情况,徐晃作为军中主帅,焉能不有所关注。
对方现在是什么情况,他不说知之甚详,但多少也能知晓个八成大概。
以各方的讯息,和斥候不断传来的情报来看,确实如兄弟们所言,汉军已经快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了。
。
。
但饶是如此,徐晃还是摇头,不肯轻易出兵。
。
。
因为哪怕到了现在,汉军依然有着一战之力,有着奋起翻盘的希望。
。
。
而夏军,目前虽说艰难,但还能熬一熬,挺一挺,坚持各三五月,不成问题。
。
。
他要熬到汉军,三日一炊,或者五日一炊,乃至十日一炊。
。
。
直到对方真正的油尽灯枯,彻底的没了反抗的力气。
甚至十拿九稳的战机出现,徐晃才会真正的去考虑,主动出击的可能性。
。
。
这是他为将的准则,也是他拱卫太行防线的初始原则,轻易不会动摇。
。
。
也正是因为凭借着其中的坚守,太行防线僵持到现在,依然稳如泰山,固若金汤。
汉军各部绞尽脑汁,也不能向并州境内,推进哪怕一步,其中徐晃的坚守功不可没。
坚持一件事不容易,打破一件事同样不容易,而坚持打破一件事,就更不容易了。
。
。
而徐晃,能在各种赤裸裸的诱惑面前,坚持到现在,是难能可贵的。
。
。
喜欢三国,从黄巾起义开始请大家收藏:(。
aiquwx。
com)三国,从黄巾起义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