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望跟在莫文钰和林晚秋的后面,目光时不时落在莫文钰身上。
她今日穿着一袭淡青色的衣裙,裙摆上绣着几枝海棠花,显得灵动可爱。
她的眉眼间带着几分娇俏妍丽,笑起来时嘴角微微上扬,仿佛春风拂面,让人心生好感。
林文望注意到,她对林晚秋格外温柔大方,时不时轻声细语地询问她的感受,还细心地为她整理,被风吹乱的丝。
简直对林晚秋照顾有加。
难怪自己这个堂妹,私下里对她赞不绝口。
平日里话少胆小的堂妹,见到她以后就像一只小燕子一样,叽叽喳喳个不停,脸上满是欢喜。
林文望今年二十有一,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
过完年后,他通过叔父林侍郎的安排,进了京城的国子监读书。
三年前,他已经考中了举人,今年进京参加春闱,若是能高中,便有机会入朝为官。
在国子监学习的这一个月,他结交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
今日便是伯爵府的嫡子,赵平耀给他递了请帖,他才能来参加这场诗会。
他特意带着堂妹林晚秋,一起出来散散心,毕竟祖母曾多次交代他,要多看顾这个性格内向的堂妹。
他们随意的在园子里逛着,看见前面的院子里围了一圈人,莫文钰和林晚秋都有点好奇,就踮着脚尖想看个究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林文望看她俩那个样子,不由暗自好笑,便领着她俩绕到旁边的连廊处。
此处地势稍高,视野开阔,正好能将院子里的情形尽收眼底。
只见院子的中央摆着好十几张红木方桌,桌上铺着洁白的宣纸,笔墨纸砚一应俱全。
多位年轻的少女正端坐在桌子后面,神情专注,低头执笔,或凝思,或疾书。
围观的众人虽多,但大家都屏息凝神,生怕打扰了这些才女的思绪。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偶尔能听见笔锋在纸张上摩擦出的沙沙声,仿佛春蚕啃食桑叶,轻柔而细腻。
哦,原来他们是在斗诗啊!
莫文钰对此兴趣不大,目光在人群中随意扫视,忽然,她的视线定格在正中心的那张桌子后面。
那位端坐的女子,不正是上次在胭脂铺里遇见的小姐吗?
她依旧穿着一袭淡雅的素色衣裙,髻上别着一支精致华美的玉簪,鬓间簪了几朵做工精细的珠花,眉目如画,气质清冷。
此刻,她正低头执笔,神情专注,仿佛周围的一切都与她无关。
莫文钰心中微微一动,不由得多看了几眼。
这位小姐,上次在胭脂铺里就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今再见,果然还是那般出众。
她不由得在心中暗想:看来这位小姐不仅容貌出众,还是个喜欢舞文弄墨的才女呢。
历朝历代,佳人爱才子,闺阁中的女子喜欢诗文也不足为奇。
她们从小便被教导要知书达理,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诗文更是必修之课。
但莫文钰不是这个朝代的闺阁女子,所以她是个特例,莫文钰在心中自嘲着自己。
“平宁伯爵府的赵二姑娘,一定又是拔得头筹,根本就没有悬念。”
“是啊!家世好就算了,还文采斐然,简直是不给我们这些人留活路。”
“不过呀!她喜欢的人,那是你我能随意肖想的吗?她只看上了那一条路,咱们还是有很多路可以走的,那么多家世不错的公子,你就知足吧!”
拥有武力值的莫文钰,耳力本就出众,加上她对八卦的浓厚兴趣,那些细小的女声和窃窃私语自然逃不过她的耳朵。
她的八卦之魂又燃了起来,现在她正津津有味,聚精会神的听着别人的爆料。
“你说那么好的家世,怎么偏偏就看上了那个‘冷面判官’,那种清贵嫡仙一样的人儿,看两眼膜拜一下就可以了,还想痴心妄想的拥有,怕不是非要碰的头破血流。”
“谁说不是呢?也不知道哪家的贵女,烧了高香,能够三生有幸的把他……给收入囊中。”
“刚才不还说,要膜拜一下就可以了,现在怎么流着口水想收入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