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十月上旬香港电子展开始。
锦就重点开拓ip1ayer在北美地区的市场。
在锦湖成功消化从东芝获得的闪存芯片制造技术之后。
由中晶微芯片代工锦湖32m闪存芯片的成本由最初的1oo美元下降到2o美元不足。
锦湖将成本下降的利润空间都让给经销商。
地区代理商就像打兴奋剂的。
在不到四个月时间里。
锦湖就在北美地区建设起较为完善的渠道,爱达生产的ip1ayer在北美地区的月销售量也由之前不足一千件,迅突破三万件。
追平斯高柏去年八月份在北美地区的销售成绩。
在全球市场。ip1ayer销量还无法跟md播放器相比,但在北美市场却已经揪紧了md阵营厂商的神经。
由于md播放器技术始终掌握在日系电子厂商手中,md阵营也以日系厂商为主。
这一特点限制了md播放器在北美、欧洲的推广。
九九年一月份。
md在北美地区的月销量甚至不到三十万件。
而ip1ayer。
东芝与斯高柏相继达到六万件、五万六千件。
再加上三星的异军突起。
ip1ayer在北美的月出货总量接近二十万件。
九九年。
至少在北美地区。
ip1ayer彻底将md甩在身后绝不是什么妄想。
在北美地区,价格并非决定性的因素。开出符合市场时尚需求的新型优质产品。才是赢得市场的制胜法宝。
张恪若是想在北美市搞什么薄利多销的主意。
普通型ip1ayer的售价能在一年之内迅降到二三十美元以下。
而张恪的目标。
则是希望能将ip1ayer的高端产品在北美市场卖出4oo美元、5oo美元甚至更高。
以获取更高的利润率。
席若琳看着手里最新款的64m集成数字收音机功能的ip1ayer,实在想象不到这么一只掌心大小的乳白色播放器需要6oo美元。
这恰恰是爱达目前在北美的区销量最好的一款播放器。
在国内。
一只索尼铝制机身的薄型随身听才五六百元。
却已经是相当奢侈的了。
普通学生想听音乐。
多半只舍得花百十元买一只杂牌的随身听凑合。
除了计算机未普及外。
如此高昂的售价也是国内市场难以容纳该产品的关键性因素吧。
“这么一只播放器。锦湖要赚多少钱?”席若琳好奇的问道。
“怎么说呢?”张恪挠了挠额头。“北美市场还没有产生利润。三万件的出货量,刚刚才达到盈亏点……”
席若琳翻看着资料。
上面有对北美地区九九年市场营销投入的预算。
九九年全年要投入四千万美元。
席若琳吐了吐舌头。
心里计算着一下。
问道:“仅三万件的月销售里。每件产品上。岂不是要平摊一百一十多美元的营销成本?”
“高端产品,4o%甚至更高的毛利润。并非奢侈的目标。”张恪笑着说。“关键要将市场做起来……”
像另一款64m的ip1ayer结构上就缺一枚数字收音机芯片。
售价就直降两百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