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锦湖挤开。
即使是通过香港联合证券交易所公开市场参与的财务投资。
锦湖也不能太出风头。
直接出三亿美元出来参与新股行、持股比例达到7。2%也差不多是极限了——融资顺利的话。
持股比例控制在5-6%对锦湖商事的财务结构最为有利。
……………………
叶爱国、孙尚义与刘成卫等一行人走进来。加上随行人员与司机。将不大的咖啡厅挤的满满当当。还有就是中海油的股票行主承销商代表。
刘成卫也不介意张恪选在这样的场合见面。
他这段时间来整天都在会议室之间辗转奔波。
再看到会议室那种长长的会议桌都会有厌恶的感觉。
还是这种小店里浓郁的咖啡浓香让人心情舒畅。
虽然锦湖承诺4亿美元的融资份额。
剩下6亿美行额压力也不少。
特别香港媒体最近以来对中海油的负面报道颇多。
刘成卫以及其他中石油总公司高层对这些问题没有处置经验,依旧非常的被动。
张恪请刘成卫等人坐下,开门见山的说道:“局势比我们先前预料还要不乐观。经济形势也有些动荡,北美气温转暖。北美地区的原油消费也渐疲弱。六月油价很可能进一步的下滑。我们还是讨论一下行失败的替代方案吧。”
刘成卫不清楚张恪还能提出什么替代方案。直了直腰。注视着张恪。期待他继续说下去。
“不能行新股。也可以在通过联合证券交易所行债券。锦湖对债券的直接认购比例可以提到更高。确保中海油的融资计划能够顺利。”张恪说道。
刘成卫听张恪这么说。
心情颇为复杂。
习惯性的思维不得不让他对锦湖的热枕抱有一些疑虑。
看了张恪一眼。
又迅的将这丝疑虑从眼睛里敛去。
心里还有些羞愧。
锦湖卯足劲帮中海油。
这种疑虑来的真是莫名其妙。
除非中海油破产清算。
不然的话。
通过公开行债券所形成的债权对中海油的影响力比直接持股要弱的多。
刘成卫知道锦湖商事手里能握有巨资。
也是通过向东南亚华商行公司债券募集而来。
要向投资人支付债息。
若是锦湖再中海油购买债券。
动用的这部分资金所能获得的债息不会比所要支付的债息高多少。
可以说几乎是不赚钱的买卖。
至少比股权投资预期的收益要低的多。
而且动用的这部分资金又将格外的巨大。
会严重影响到锦湖商事的展规划。
刘成卫沉吟片刻。
看着张恪。
还是问道:“为什么?”语气里却很是真诚。
“我已经了解到这次融资对中海石油的展,对国家海洋石油工业的展犹为重要。”张恪说道。
“锦湖是商业化机构。应该以追逐商业利润为己任。不然就是失职了——我们认真的思考过。锦湖的利益诉求能够与国家利益保持一致。未来的道路才能走的更远。购买中海油的债券。至少不会是亏本的买卖——再说了。新股行计划也不是说就一定会失败。我想有这么个预防万一的替代方案。会让中海石油高层肩上的压力更小一点。我们当然还是要尽可能推动新股上市行。”
九九年。
中国海洋石油开采装备几乎都要依赖进口。
特别是深海勘探开采的设备。
费用更是庞大到惊人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