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外面早就噼里啪啦,爆竹声连天,夜空时不时闪烁着点点火光。
大宋又不限制城区放爆竹,皇宫里这几天每晚还有烟花秀,老百姓那不也得尽情放个够。
以前放爆竹说是为了赶年兽,现在就是好玩。
这里的爆竹花样真是多,单响的,双响的,连二踢脚都发明出来了。
温仲夏买了好几包,足够大伙儿玩得尽兴。
冬儿有些害怕,又特别想玩,爆竹刚点上,立马捂着耳朵像兔子似的往回窜,躲到阿姐背后探出头看,真是人菜瘾大。
二踢脚的信子“滋滋”地烧完,“咻”地一声,屁股燃着一串火花,往天上窜地老高了。
最后在半空中,“砰”地炸开一道烟花,绚烂多彩。
还有一种爆竹,点完不往天上跑,带着火花在地面像陀螺似的满地打转,专往大家脚下钻去,吓得大伙尖叫着四散躲避,闪电和小黄都惊得三两下跳上走廊。
一时之间,院子里全是欢快的笑声。
大家点了一个又一个,灿烂至极的火花照亮了温记的上空。
新的一年,来了。
分店开业
进入新年,温仲夏更忙了。
头三四天和嫂子领着温孟冬四处拜年做客,每家一去,没个大半天结束不了。
譬如伍家这种家大业大的,温仲夏去的时候,好家伙,正厅里坐满了来给伍长贵夫妇拜年的客人,除了亲戚就是合作伙伴。
看到三人进来,他们起初还以为又是伍家的什么远方亲戚。
后来经伍长贵介绍,得知为首的小娘子是伍家绸缎铺的点心供应商当家掌柜,均十分吃惊。
随后纷纷客套地夸赞一些“巾帼不让须眉”“后生可畏”之类的话,温仲夏少不得也寒暄起来。
这些人都是各行各业的老板,多多结交准没错。
杜先生那儿也热闹,教了那么多年的书,桃李满门,只要离得近,不管有没有出息,都不忘来给夫子拜个年。
看到温孟冬,还亲昵地喊他“师弟”。
突然多了这么多师兄,冬儿欢喜得很。
几天下来,温仲夏结识了不少新朋友。虽说有助于扩大人脉,但也是真累啊。
怪不得上辈子总是听到说,过年过节最幸福的只有小孩子,而成年人得各种应酬,实在消磨精力。
对温仲夏来说,有时候觉得还不如在厨房里做美食更轻松自在。
该拜的年拜完后,还是歇不了。
温仲夏马上开始布置西大街的分店,分店要在正月初十开业,那天是个好日子。
开业后很快就能迎来元宵节,正好做一波节庆活动给新店打广告,涨涨人气。
她忙得脚不沾地,杭曜和杭妍来温记百味两回都扑了个空。
再一次巧合错过后,这兄妹俩干脆直奔西大街,总算在店铺找到正在指挥伙计往二楼搬桌子的温仲夏。
“师傅,千万仔细些,这是黄梨木,别磕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