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炎热还关乎国子监的名声?
“这是怎麽了?不在家备考,来这找我!”陆川漫不经心道。
苏幕和席东两人立马站了起来,苏幕摇着折扇,手都快摇冒烟了,也没熄灭心中的怒火。
席东一拍桌子:“你是不知道,那些外地学子有多嚣张!还有白枫书院和明德书院的人,都说我们国子监的人就是靠父辈的封荫才能进去,有这麽多好的老师,实际却没几个人有真才实学!”
苏幕简直要气死了,他出面作了几首好诗,还被那些人倒打一耙,说他们国子监净是些不务正业的学子,诗词写得好又如何,科举看的是文章。
这他没法反驳,他只有诗词这一科学得好,真让他写一篇文章出来,只怕要被那些人看笑话了。
白枫书院和明德书院的人也不是个好的,明明一个月前大家还一起在平云山参加“青云法会”,结果一牵扯到书院名声,就开始贬低他们国子监的学子。
苏幕说:“他们打算明天在醉香楼举行一次宴会,有才学的读书人都可以参加。现在外地学子已经抱团,白枫书院和明德书院各自一派。”
“我们已经打听到,明天明德书院的严易华和白枫书院的崔元武都会来,咱们国子监可不能认怂,这可关乎到我们国子监的名声。”
陆川挑了一下眉,真有这麽严重?还关乎国子监的名声?
一间书院的名声,是以中举人数的多少来定,哪里是别人随口说说就能被玷污的。
苏幕面对陆川打量的目光,有些不自在地咳了一声,然後侧过脸,左看右看就是不敢看他。
他说的是夸张了些,但都是真实发生的,也不算是说谎,顶多是稍加修饰了亿点点。
这麽一想,他又转过来看向陆川,目光坚定地像是要入道。
陆川笑了一下:“我们国子监不是很多能人吗?怎麽想到要找我?”
之前苏幕他们参加各种宴会诗会,下帖子来邀请过陆川,但都被他拒绝了。
乡试前参加这些诗会,虽然能扬名,但也容易惹出事端来。
陆川只想在乡试之前,安安生生地学习,顺利地参加考试,那些诗会他兴趣不大。
席东一脸苦闷:“我们之前也找过率性堂的王允知,但被他拒绝了。”
陆川侧头:“哦?”
席东解释:“他说他是个举人,容易落得个欺负秀才的名声,不想跟我们掺和。”
苏幕说:“他这话一出,很多率性堂的人都不乐意参加了,只有澄心堂的人能参加。要说我们澄心堂的学生,策论写得最好的还得是行舟你啊!”
席东点头:“没错,也不光是你一个人,经义丶史论丶律诗都有人负责,你只要负责策论就行。”
陆川有些犹豫,在他看来,这种一时之争完全没有必要,没几天就要考试了,就怕出点什麽意外。
可之前拒绝了很多次,这次苏幕和席东更是亲自上门,直接拒绝有点不讲义气。
而且他这几天已经不打算复习了,只打算做一两篇文章,保持一下手感,其他时间做点自己想做的事情,放松一下心情。
所以参加宴会的时间他是有的。
看出陆川眼中的犹豫,苏幕赶紧保证道:“你放心,大家都是在正经场所,只谈文章诗词,一定不会有什麽问题的。”
苏幕知道,很多自诩风流的才子,经常会约在秦楼楚馆这种地方,他倒是觉得没什麽。但陆川不一样,但凡沾了一点儿不正经的事儿,他能当场走人。若是提前说明在秦楼楚馆这些地方,他更是从来不会赴约。
哪怕同窗们都嘲笑他胆小丶是个妻管严,陆川仍然守身如玉,不沾一丝胭脂。
陆川不去那些地方,主要原因是因为谢宁,他已经成亲了,就要管好自己的下半身。两人之间出现第三者,感情就一定会出问题。
在这个纳妾纳通房都很寻常的封建社会,陆川哪怕高娶了永宁侯府的哥儿,出去狎妓也不会被人指责。反而是他成亲快三年,膝下未有一子,不曾纳妾,也从不去秦楼楚馆的行为才更让人费解。
面对这种情况,衆人表面上会说夫夫俩感情好,背地里早就说谢宁的闲话了。
比如“永宁侯府的哥儿果然彪悍,出嫁前便敢随便打人,没点礼数,出嫁後更是个母老虎,他夫君聚会都不敢去那些地方”,又比如“自个儿生不出孩子来,竟也不给夫君纳妾生子,可真善妒”等等。
明明是洁身自好的好事,在这大环境下就是不合群,骂名都被谢宁一个哥儿背了。
陆川没办法改变别人的想法,而且谢宁也不在乎别人的看法。若是为了名声故意装大度,只怕谢宁才会更难受,他一向不做让自己难受的事情。
苏幕他们一开始也是不理解的,他们这种家庭,三妻四妾都是正常的。对于陆川的洁身自好,他们还以为陆川是怕永宁侯府。
後来相处下来,也到陆家做过几次客,见到他们夫夫之间相处的模样,才信了陆川是真心实意不想纳妾。
被陆川和谢宁之间的相处所影响,他们也逐渐改变了观念,没有妾室通房干扰,和妻子的感情愈发融洽,有种相濡以沫的感觉。
陆川这一点倒是和他的老师很像,钟博士一生只有一个夫郎,即便年过四十无子也没有纳妾。
之後苏幕他们邀请陆川去聚会,都会提前告知场所,不让陆川为此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