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366小说>朕乏了下一句怎么接 > 第127章 行政也需要改革(第1页)

第127章 行政也需要改革(第1页)

刚回到宫中,就遇到公孙赞在此等候。

“参见陛下。”

“进去说。”

公孙赞跟着走进去,李彦到后面去更衣。

“找朕何事?”

“从常州抄出来的钱,第一批一共700万两,已经着手往秦州调运,走水路大概一个月可以抵达。

不过有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

“这一次调运这批钱的是户部联络的民间商人,是去年帮助朝廷运输过粮食的。

虽说有户部,以及一些士兵做监督,但臣认为以后这种调运,可能需要专门的人来办。”

“嗯,你说的有道理。”

李彦伸出双手,宫女们帮他更衣。

公孙赞考虑问题是非常严谨的,否则这种人也没办法做财务。

“户部增设一个衙门,以后专门管赋税、钱粮运输,军粮筹集。”

李彦脑子里梳理着一些事,“对了,就叫转运司。”

“转运司?”

公孙赞没想到皇帝当场就给户部增设了一个新衙门。

“朕翻阅过,先帝时代的数次北伐,有很多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是后勤问题。

后勤的运输自然是依靠兵部,但军粮筹集、国库收入的运输,靠兵部显然不现实。

一直是户部在做,但户部权责不明,经常出现相互推诿的情况。”

“陛下说的是。”

公孙赞又是一惊。

陛下啊!

您真是每一句话都说到臣心坎儿上啊!

“既然权责不明,咱们就得比权责明确。”

更衣完后,李彦走到地图前,“另外,此次苏常叛乱虽然已经被控制住,但也说明了一个问题。”

公孙赞眨巴眨巴眼睛看着皇帝,问题?什么问题?

陛下,咱算账,做调度,都那很不错,您突然让咱搞叛乱总结,不是咱不会,而是没事先做准备。

“地方刺史、太守,权力太大了。”

李彦说道,“行政权、财政权,还有一部分兵权,地方舆情主导又是他们亲自操办。”

“陛下圣明!”

“所以朕打算,在各州郡设立转运司,由州转运使和郡转运使领,配一些转运司的官员。

之前各州郡户曹里面专门负责筹集和运输的管理,都调集到转运司里来。

以后有什么问题,可以追溯责任,也可以不必再与其他事相冲突。”

李彦说的可以追溯责任,在朝廷对全国的管理里面是至关重要的一条。

试想想,一个庞大的组织,权责不明,会发生什么?

或者追责机制失效,又会发生什么?

一旦出现问题,无法追溯到真正的责任人,真正掌握权力的人,在做决策的时候就会肆意妄为。

因为做出的决策,根本不需要为此承担后果!

大夏的官僚体制和唐初到唐中期很像,三省六部。

甚至取士也很像,地方郡望推荐,考试录取的极少。

像杨宁那种,不仅读书是学霸,做人也非常会看脸色,才能用尽全力爬到一个小小的监察御史。

如果不是李彦要清洗魏铭,杨宁一辈子都不可能做到督察院一把手。

唐初和唐中期的体制是什么样的呢?

已经从秦汉的扁平化往垂直化演变。

京师有三省六部,地方有与六部对应的六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