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366小说>宋代大娘子和小娘子 > 第二百八十六章 救兵(第1页)

第二百八十六章 救兵(第1页)

徐朔与父亲争执不下。

在徐知敬看来这个逆子浑身上下每个毛孔里都看到反骨,看他一脸的五官都快挤成一只拳头了,大有一种困兽将要鱼死网破之感。

“老爷,老爷,夫人回来了。”家丁从门口跑了进来。

陈氏回萧山娘家去参加太祖夫人的阴寿,原本说好的小住几日,没想到去了一两天就回来了。

徐朔一听娘回来了,心中一喜,哎呀,靠山回来了。他使出了吃奶的劲,涨红着一张脸,硬是从眼睛里挤出了一两滴眼泪来。随后撒开蹄子,一溜烟地奔出门外,“娘呀”“妈呀”地一路叫着。

陈氏从马车上下来,几个婆子丫鬟伺候着进了门。回一趟萧山娘家,带了一些东西回来,大包小包的不少。

“将那些金笋、萝卜、白菜放厨房去,萝卜可以先腌制起来……哦,还有,那个榨菜,都先处理一下。”

陈氏边往里走,边吩咐着几个厨娘和厨工。

“哦,对了我家的传家宝呢?”

随行的婆子道:“都带回来了,我亲自放进车里的,夫人放心。”

“嗯。”陈氏点点头。

“娘呀~”

陈氏没走几步,就听得儿子唤着娘,从二堂飞奔而来,一个飞扑挂在了自己身上。只见徐朔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哭得那叫一个伤心,好像是受了天大的委屈一样。

“这是怎么了?谁欺负你了?”陈氏问道。

徐朔边啜泣,边告状道:“爹,是爹欺负我……”

“你是不是又惹你爹生气了?”

“哪有,我很乖的好吧……”徐朔抹了抹眼泪,一副委屈巴巴的样子,“他说话不算话……你们明明有言在先,说我如果找到了学本领的师父,就不用再读书了,是不是,是不是?”徐朔说着拽着陈氏的衣角,摇着不肯放手。

“是是是……”

“本来就是嘛,”徐朔吸了吸鼻子,“但是我现在找到愿意收我为徒的师父了,爹他却反悔了!”

徐知敬反悔,这在陈氏的意料之中。以他的脾气,断然是不会答应儿子去谋个技艺的。毕竟徐家历代都出文士,到了徐朔这一代,忽然就变技术工种了,就算徐知敬默许,徐家的列祖列宗也不会答应。

二堂中,徐知敬还在生着闷气,这逆子一听他母亲回来了,就跑出去搬救兵,这出息样,干啥啥都不行啊,能指望他什么?

不多时,就见陈氏领着徐朔进来了。徐知敬一瞪徐朔,徐朔就往母亲身后躲。想着刚才还跟自己争辩,这回不知道是真的害怕还是装的害怕。

徐知敬对夫人道:“你来的正好,正要与你商量。我已经为朔儿寻得了一位良师,乃前太子少傅,现任翰林院的学士。是位学识渊博,在朝廷中威望很高的大儒。”

“既是位德高望重的人物,来教朔儿,岂不委屈?朔儿资质差些,又顽劣……怕有辱于人。”

陈氏说的不无道理。这就好比,家长找了个大学教授来教小学生,两厢都不合适呀。小学生听不懂教授在讲什么,教授还觉得屈才了。

然而徐知敬却道:“先前我也有此顾虑,奈何是人家说无妨,念在父亲曾与他是同年的份儿上,他愿意帮助朔儿改邪归正。”

啥?徐朔听了有些毛了,跟爷爷同年考进进士就可以插手人家家里的事了吗?咋不见得其他同年来指手画脚呢?这个什么翰林院的学士,是不是闲得慌?他心中默默吐槽了一句:谁要他来拯救!

看着丈夫如此执着于让儿子走求仕这条路,陈氏叹了口气,难道仕途就是每个人的追求吗?自己的儿子是个什么料子,当母亲的又怎会不知。就算徐朔将来当上了官,怕也是个糊涂官。

“这事也不急于一时,眼下太后寿诞将近,听说朝中文武百官忙于此事。想必翰林院也不闲着,要起草祝文什么的。我看等端阳过后,再作道理也不迟呀!”

徐朔看了看母亲,似乎有些明白了,为什么自己有时候遇事对于“能拖则拖”的缓兵之计这么的手到擒来,原来是遗传的呀!母亲这话说的,也挺有端水大师的水平的:既不反驳父亲,也不迎合父亲。

徐知敬见夫人这么说了,也不好再说什么。不就是端阳节太后生日嘛,也没几天了。确实不能急于一时。自己这几天也要忙着“大赦天下”的事。

是夜,饭后,陈氏将儿子叫到了房中问话。

“我且问你,你说寻得了一位老师,是真是假?”陈氏正色问道。

徐朔点点头,“句句实言,没有欺骗娘亲。”

陈氏又问道:“姓谁名谁,家住何处,做何营生的?”

徐朔如实相告:“叫宋小妹,在清河坊那边,小樊楼中一妆娘。”

“妆娘?”陈氏有些疑惑了,莫不是儿子要去学人家涂脂抹粉描眉画眼?

“嗯。”

好家伙,怪不得丈夫会极力反对,学什么不好,要去学化妆?

对于男子化妆,陈氏也不曾想过的,“这……你是想与那宋小妹学妆术?”

“嗯。”徐朔应得很干脆。

陈氏深吸了一口气,在脑中演练着两种不同的途径:

一种,去科考求仕,按照孩子他爹的要求,定会要求其坚持不懈地去考试,一直到考中为止。然后在朝中谋个一官半职。接着霍霍临安城的百姓。直接霍霍估计不太可能,多是办不来事硬要办事,结果搞砸了。人家当官造福一方,被百姓记得,然后直接万民请愿让朝廷表彰。估计他儿子就是反着来的,被百姓骂得狗血淋头,顺带遗臭万年。

另一种,去小樊楼找那个叫宋小妹的学习妆术。依照儿子的尿性,为了不读书,哪怕他没有妆术上的天赋,也会硬着头皮直到学会为止。然后呢?成为一名妆倌。虽然吧,可能对于宦门子弟来讲,有些些丢人,但不至于去霍霍百姓。至少这是一门手艺,还能养家糊口来着。

陈氏权衡着利弊,看着一脸委屈又坚定的儿子,叹了口气。

这世道,不想求仕的,强行要其求仕;想求仕的,却是坎坷万分,甚至成为了黄土陇中一白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