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366小说>宋代大娘子和小娘子 > 第三百零三章 落款(第1页)

第三百零三章 落款(第1页)

对于别人的肖像价格比自己的肖像价格高,这件事,宋小妹有些在意。要不吧,别把她也画进去,一旦画进去了,那势必要比较一下。你说相差一点点吧,其实也不太在意,但是这个有点大呀!

想想自己,为民除害,除了两害:一个是影子杀手,一个是徐朔……呃指的是收徐朔为徒,将来可以教育他弃恶从善,多为社会做点贡献什么的。

就这两件事,放在八百年后来说,那完完全全可以被评为先进个体、道德楷模以及见义勇为。

“我就这么不值钱吗?”

宋小妹看着“钟馗”与“张天师”的像,有些生气呢!不过图中一个印章却引起了她的注意,好像,在哪儿见过。她凑近了仔细看:刘松年之印!

刘!松!年!

哎呀,这人她认识啊,不是,是她知道啊!

刘松年,字清波,钱塘人士。他可是南宋时期大名鼎鼎的画家。代表作老多了,作为美妆博主,宋小妹熟悉的有《天女献花图》、《瑶池献寿图》、《宫女图》、《博古图》等,因为里面有好多漂亮的小姐姐!

刘松年的画风比较精细。山水画清丽严谨,着色妍丽典雅;人物画神情生动,衣褶清劲,精妙入微。

宋小妹尤爱他的两幅《宫女图》,曾经给了她研究南宋服饰和妆容,提供了很棒的素材。

《宫女图》……嗯……现在是乾道元年,刘松年是宋孝宗淳熙年间入的宫廷画院,现在这幅传世名画还没诞生,嗯。

等等,这个刘松年怎么会把他们几人的肖像画在了今年端午节的神像里呢?

“师父,你在想什么?”徐朔见宋小妹时而蹙眉时而惊讶的,便好奇地凑上来问。

“今天的作业做完了吗?”宋小妹幽幽地转过头来问道。

徐朔抠了抠鼻子,有些不解又有些抱怨地问:“师父,你这儿不是学技艺的嘛,为何要我抄写《诗经》呀?还……还有《楚辞》……”

宋小妹白了他一眼,道:“我说什么来着,你全忘了?”

“说……说什么了?”

显然,徐朔不记得,或者说他没有认真在听宋小妹说什么。他见宋小妹看着小喜从街上买回来的两幅端午神像,忽然一拍大腿,“奥~想起来了,因为快到端午节了,所以要抄写屈原的《楚辞》。以示纪念。”

宋小妹将画收了起来,转过身来,面无表情地看着徐朔,若不是这纸制的画没有杀伤力,要是钢筋做的,她早就一棍子抡过去了!

做老师的最讨厌的就是学生开小差,不认真听讲了。

不能生气,俗话说“好心态,决定女人的一生。”作为一名优秀的老师,应该诲人不倦。

于是调整了一下心态,心平气静地说道:“我说什么来着?我是说将《诗经》中《风》篇里有关于描写女子容貌、妆容、发型以及衣着打扮的句子给我抄写下来……”

“奥~奥~对对对,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徐朔嬉皮笑脸地搓搓手,这家伙明显会错意了。不过看他这样子好像也并不排斥了,嘴里还很哼哼唧唧的“书中自有颜如玉……”

宋小妹看着徐朔,略略一皱眉,不知道是喜还是忧。不过此时她的心思都在神像画的落款上了,刘松年是怎么知道他们几个的长相的呢,难道被视监了吗?

这个问题,同样存在于南宫令的脑海里。

白马庙的厢房内,斑驳的墙壁上挂着从小贩手里买来的屈原像。

说是屈原像,可那脸分明有几分相似自己的恩师——傅如蕙。

如果只一张画像身边的人,可以说是巧合,但如果好多都像,那就不是巧合了,那就是人为的。

“刘松年之印……”画像中的落款,引起了南宫令的注意。这人,他不认识,也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人是如何知道恩师傅如蕙以及其他人的长相的呢?有何用意呢?

叩门声想起,是庙中的尼姑。

南宫令开了门,尼姑身后则跟着一个年轻的姑娘——张玉凤。

“阿弥陀佛,南宫施主,玉凤姑娘特地送晚饭来了。”尼姑双手合十,对南宫令施了一个佛家礼。南宫令忙还了一个俗家礼,“多谢玉凤姑娘,不过,不用每日都来……”

张玉凤低着头,手中提着竹篮,那竹篮中便是饭菜了。尽管每晚都由尼姑带着过来送吃的,但还是不敢正眼看南宫令。面对这位救命恩人,她是害羞的。

那一晚,当那几个歹人抓住自己准备带出卞宅的时候,是南宫令救了她。

那时她恍惚间觉得自己身轻如燕,被人横抱了起来。抱她的人对她很温柔,不像那几个歹人那样粗鲁,由此可以判断,来人不是来害她的。

由于害怕她抱紧了他的脖子,整个身体都在颤抖。一开始她以为这些人是夫家叫来的人,是来抢她回去的,后来才知道,并不是。她立马又想到会不会又是人贩子呢?

受到惊吓的她,应激地呕吐起来,为此弄脏了南宫令的衣服。南宫令却并没有嫌弃她,将她安顿好之后,躲在暗处,还一直守着卞宅,直至有打更的报官,直至天明。

张玉凤认得南宫令这张脸,当初逃婚来向宋小妹求救,这位恩人也在场,还是他提议将她暂时安置在卞宅的。

她不信传言当中宋小妹怎么怎么的恶劣,不然她也不会去宋小妹家寻求帮助了。有句话,叫“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位恩公面善心善,那么宋小妹以及她身边的几个朋友也都是好人了。

后来南宫令搬来了附近的白马庙,张玉凤总是想找个机会登门拜谢,奈何这位恩公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尼姑说,恩公有时候晚上会带一些包子回来,就着庙里的茶水吃,盖是晚饭了。张玉凤便留了个心,每日做了饭菜送来白马庙。这一回两回的,反倒让南宫令不好意思了。

“我……恩公……我做的是不是……难以下咽?”张玉凤怯生生地问道。

“不,不是……”见姑娘有些失落,南宫令忙解释道,“姑娘做的饭菜挺好吃的,只是老是这样……我白吃白拿的,有些不妥。”

张玉凤抿了抿唇,仍旧低着头说道:“恩公就我一命,我无以回报。唯有这点点心意……恩公切莫推辞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