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366小说>我的1979 474 > 第233章 在这住着挺好(第4页)

第233章 在这住着挺好(第4页)

除了宁卫东穿越前,伟大的工业克苏鲁,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在全工业门类里都取得优势领先的地位。

实际上,未来的华国也做不到绝对优势,只能说是相对的。

而联的短板就更多了。

尤其是电子行业,一直落后于西方。

这也是为什么,宁卫东念念不忘,要跟黎援朝一起搞电视机组装厂。

这个厂子建成,到时候不仅能供应国内,还能向北卖到北高利和联。

只要价格便宜一些,在表面上看跟东洋彩电一模一样,一定能在联卖爆。

从酒店的高档房间使用东洋彩电能看出来,在家用电器上联人也是认东洋货的。

没办法,这就是属于东洋制造的时代。

宁卫东又跟哈或维奇从酒店唠到了普通老百姓家里的电视机。

如今联老百姓家里的有电视机的很多,这比华国还是先进的,但也多是黑白电视。

而且电视机的价格虚高,一台电视机大概需要一名工人一年的工资收入。

联生产的彩色电视机则需要两年,进口的东洋彩电则需要三年工资。

在华国,本国生产的黑白电视机,价格大概是伍佰元。

大抵上也是一名国营工人一年多的工资。

但别忘了,这个年代的联可是达国家,是与阿美莉卡并肩的,唯二的第一世界国家。

卢布的购买力远人民币。

两边购买一台电视机,同样需要一年工资,这差价就相当大了。

宁卫东听着,面上不动声色,心里难以平静。

只要能在东洋搞到显像管,弄到国内来组装,再运到联来,绝对能赚翻了。

这时的卢布兑换美元是o·6:1,美元兑人民币是1:1·6。

卢布兑人民币就是o·6:1·6,接近三倍的汇率差。

两边电视机的价格却差不多,联的价格更高。

造成这个结果,还得归功于国内的票证制度,在供应不充足的情况下,压制需求把物价控制在一个比较合理的区间。

要不然国内的电视机绝对不是这个价格。

宁卫东思绪电转,哈或维奇则说起了正事:“今天上午我与卡得罗也夫酱军的秘书取得了联系,把你这边的情况做了说明。”

宁卫东一听,立即收拢思想打起精神:“那边怎么说?”

哈或维奇道:“很不巧,卡得罗也夫酱军没在市内,前天下午前往部队视察去了。”

宁卫东皱眉,他不知道对方是真没在还是随便找的借口。

哈或维奇来则是问他,是等还是先到伯力,回来再说。

宁卫东想了想道:“不着急,难得出来一趟,我先在这座远东旧金山逛逛,我长这么大,头一趟出国,来到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肯定要好好走走看看。”

哈或维奇有些诧异,在此之前他不止一次接触过华国人。

给他的印象都是严谨刻板,总有一种苦大仇深,时我不待的使命感。

但宁卫东给他的感觉完全不同。

宁卫东非常松弛,完全不像是奔赴使命来的,更像是单纯过来旅游的。

他不明白宁卫东是怎么想的。

随后两天,宁卫东带着胡八一和宁伟,叫着哈或维奇,在海参崴到处乱转。

这趟出来有活动经费,倒是不担心没钱。

宁卫东还让哈或维奇借了一部相机,走到哪儿拍到哪儿。

哈或维奇说在头里,照相机的底片需要先进行检查,才能交给宁卫东。

宁卫东也不在乎,反正他也没打算利用这台相机拍到什么。

连着两天,王叶先急了。

这天晚上,宁卫东回到酒店,刚洗了澡王叶就气势汹汹来了:“宁卫东同志!”

宁卫东擦着湿漉漉的头:“王姐,这么看着我干啥?”

王叶深吸一口气,控制情绪压低声音道:“你到底想干什么?已经三天了!”

宁卫东一屁股坐到沙上,把毛巾抖了一下:“我当然是等卡得罗也夫酱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