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灵环顾一周,走到那几位士兵面前,冷声道:“你们什么也没说过,听清楚了吗?”
此话一出,眼前几位士兵一愣。
沈灵再次问道:“你们听清楚了吗?”
几位士兵这才反应过来,韩青云连忙附和道:“对,什么也没说过。”
此时那几位虎啸营的亲卫阴沉着脸,“哼!沈大人您是什么意思?你当我们几人是聋子吗?一句什么都没说过就想蒙混过关?”
沈灵转过头,眼里闪过一丝淡淡的杀意,“我说他们没说过,他们就没说过,你有什么意见吗?”
那虎啸营亲卫攥紧拳头,虽然想要借着打压沈灵去皇帝那儿邀功,但心里也发怵。
沈灵这个人凶名在外,杀人更是家常便饭,当面得罪他恐怕不是一件理智的事情。
为首的亲卫冷哼一声,“这件事我会亲自上报陛下,到时候沈大人自行向陛下解释吧。”
听到这话,沈灵微微一笑,原本还风轻云淡的神情中闪过一丝狠厉。
下一秒,刚才还在颐指气使的几名虎啸营亲卫已经化作尸体。
沈灵擦了擦手上的血迹,“大局未定,天子亲卫前来宣旨,恰逢聂怀远残部作乱,死于暗箭,诸位,将他们的尸首好好安葬,我写奏疏。”
说罢,沈灵找了一匹快马,就踏上的回京的路程。
当云诗音得知几位虎啸营亲卫被杀之后,沈灵已经出发。
她神情凝重,脸色异常难看,“偏偏要给自己找麻烦,还真是一点都不让人省心。”
此时韩青云正在吩咐手下人处理尸体,云诗音叫住几人,“把尸体焚了,到时候就说聂怀远叛军残部作乱,奏疏我来写!”
韩青云一愣,这两口子怎么说话都一样一样的,当即说道:“沈兄已经交代过了,公主殿下放心。”
云诗音若有所思,回首望向京城的方向,陷入沉默。
……
回京的路途不算遥远,若是御剑用不了多久就能到,只是沈灵并不着急这一时半会儿,而且这种时候京都的护国大阵应该处于战备状态,若是轻易御剑回去,恐怕会被大阵默认为敌人。
所以沈灵选择了骑马,进入城关后,最先见到了作为守将的父亲和大哥,这场战争结束得很快,那次攻城死了很多人。
沈灵简单把外面的事情交代了一遍之后,等到天亮时,就进了宫。
再次回到皇宫,之前因为三皇子叛乱的事情,皇宫被弄得一片狼藉,可就在这极短的时间内,却是修缮得差不多了。
沈灵有些不理解,家国存亡之际,这么短的时间,皇帝居然还有心思管这个宫廷?
金銮殿上,此时文武群臣皆在,皇帝尚未收到捷报,在沈灵将战事情况说了一遍之后,文武群臣欢呼雀跃,唯独内阁的几位老臣似是有些不开心。
内阁首辅林思危是三朝老臣,此人清廉,刚正不阿,就算三皇子作乱时,他也是站出来为南宫家说过话的,只可惜那时候被罢免了官职,而今云景桓登基,自然会重用这位忠心耿耿的老臣。
他听闻沈灵的复述之后,当即发问道:“沈主司,您说您在灵秀谷下令屠戮了四万守备军,这件事是不是有些不妥。”
如果是其他人问这话,沈灵自当是有人在挑衅,不过这位老臣清明在外,是那种真正将清高活进了风骨的人,所以沈灵耐心回答道:“首辅大人,行军打仗,当机立断是必要的,那种情况下,如果不行此举消耗叛军军力,乱其军心,或许情况会更加凶险,在下当然知道屠戮将士有失人道,他们作为士兵本就是听令行事,叛乱之事也许不是他们的本意,可战机稍纵即逝,在下不得已而为之。”
听到沈灵这般态度,那位老臣倒也没有说什么,只是无奈叹息一声,“是老夫枉读圣贤书了,沈主司勿怪。”
此时龙椅之上的陛下龙颜大悦,笑道:“沈主司真是我大魏栋梁之材,这次若非爱卿力挽狂澜,扶大厦之将倾,恐怕朕也无法安然坐在这个位置上,爱卿可想要什么赏赐?”
虽然沈灵想要让陛下放过聂家那些人,但之前已经和云诗音商量好,若是此时帮着求情,恐怕只会适得其反。
而且皇帝若是真想赏赐什么,根本不用问,问就是试探,因为之前关于摄政王的流言,恐怕他心中也是有些担忧的。
沈灵当即说道:“微臣一介凡俗莽夫,陛下若是手头宽裕,赏赐些美人美酒就好了。”
倒不是沈灵性格如此,这种时候要是说什么都不要,那才是取死之道,反正自己背着云诗音和叶灵谣的事情也是传得沸沸扬扬,几乎朝臣心中都认为自己是一个放浪形骸的公子哥,喜好酒色财气,这倒是一个不错的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