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366小说>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百度百科 > 第1125节(第2页)

第1125节(第2页)

“孩子,大同的英烈碑在哪里?”

赵老头起身。

去英烈碑,去将这个大好的消息告诉牺牲的英烈!

英烈碑,英烈广场,每一座城都有。

因为每一座城里,都有为朝廷,为国家,为江山社稷做出过牺牲,做出过不计私利贡献的英烈!

他们抛头颅洒热血,他们英魂永存!

当万民瞻仰!

“父亲,刚过去的送捷报的军士一定路过了英烈广场,你看,百姓都在往那里走,想来那里便是了。”

赵量红着眼。

送捷报的骑兵如同飞驰的箭,穿大同而过,奔跑在平坦的混凝土道路之上,疾驰的马蹄声清脆。而在骑兵走过之后,如同洪流一般的消息开始扩散开来。

百姓到处奔跑,锣鼓喧天!

不少商人打出了五折庆贺大捷的卖点,一些酒楼更是喊出了今日喝醉,酒水免费的口号,就连红楼上的老鸨,也默默关了门,赶走了客人,都什么时候了还玩,这是国之大庆,是民之大庆之事,当上街庆贺!

北平。

姚广孝站在高大的城墙之上,眺望着南方,身后是寒风,带起衣角。

陈珪缓缓走了过来,对姚广孝道:“朝廷发来文书,是太子所写,询问工程进度,以确定迁都日期。”

姚广孝收回目光,侧过身看向陈珪:“张侍郎如何了?”

陈珪安抚道:“放心吧,医官看过,说只是天气骤冷,得了风寒,不妨事。他提议迁都之事定在明年秋里。”

姚广孝抬起手,盘动佛珠:“明年秋,虽说有些晚,确实是一个不错的时间。酷暑刚过,寒冬未至,无论朝廷还是百官,都有时间布置家宅之事。眼下城墙修筑过半,再有六个月便可全面完工,留下一个月抵消可能出现的延迟,也不过七个月,时间刚刚好。”

陈珪见姚广孝如此说,便点头道:“那我这就回去拟写文书,提议十二年秋日迁都。”

姚广孝与陈珪同行,压低声音说:“这次迁都事并非由皇上牵头,而是由东宫太子牵头,你如何看?”

陈珪嘴角含笑:“自两次宫廷之乱后,皇上虽没有将诸多国事完全交付东宫,可让其牵头与负责迁都如此庞大事宜,显然是有意锻炼东宫。”

姚广孝凝眸:“为何?”

“什么为何?”

陈珪有些疑惑。

姚广孝止住脚步,严肃地看着陈珪:“东宫年幼,陛下春秋鼎盛。”

陈珪心头一震。

姚广孝的话,似有深意。

陈珪仔细想了想,发现这事确实有些不对劲。

因为朱允炆时不时出行,朱文奎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出现在众人面前,甚至数次监国,还曾代朱允炆北巡,在北平停留了一段时日。

与朱文奎打过交道的陈珪突然发现,自己似乎被朱文奎表现出来的过人的成熟与稳重给骗了,忘记了他还没有成年,甚至距离弱冠还五六年之久。

虽说太祖时期,对懿文太子的教导也是从小时开始,但懿文太子真正接触政务,那是在十八九岁之后,成年礼之后才逐渐委以重任。

朱允炆对朱文奎委以重任的时间实在是太早了一些。

这个早,早得令人有些不安。

陈珪看着姚广孝,担忧地说:“你该不会是想说,皇上身体不好了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