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366小说>我以魔种铸长生 > 第七百三十四章 当初小吏(第2页)

第七百三十四章 当初小吏(第2页)

对于民间百姓来说,他们未必能理解赵福生此举的用意,可能只会骂她又变着方儿的征加税收,到时不止不会配合,反倒会变相的闪躲。

“大人,吃力不讨好。”贾宜劝说:

“再者说,你要求记出生年月、生辰八字,百姓愚昧落后,这一方面可能也有忌讳。”

说到这里,他不停的摇头:

“依我说,不如算了,吃力不讨好、吃力不讨好。”

赵福生定定看他:

“阻力是有,但有些事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她说到这里,突然意识到封都早前没有大刀阔斧做些准备的原因。

除了镇魔司无适合法则之外,兴许是此事对驭鬼者无利,反倒可能最终会使此事陷入尴尬境地。

上头颁布命令的人兴许原本有意,但中间执行的人并不看好此事,下头的人对朝廷、镇魔司并不信任,未必会配合,这极有可能会形成一场大戏,最终花费巨额代价,兴许耗费钱财,最终不了了之。

意识到这一点,赵福生立即就明白了贾宜言外之外:即便他真的如她所意,去指使人干这件事,但最终的结果极有可能上瞒下哄,形成闹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赵福生想到了隶州府见过的黄有招,当时自己也提出过请他统计户籍名册,他满口答应,如今想来,这件事也未必能坐实。

贾宜见她若有所思,心知自己的话她已经听进了心里。

“贾大人,你驭使的魂命册,有约束驭鬼者之能,同时这种鬼命册在关键时刻也能护驭鬼者命吧?”赵福生话锋一转,提起这事儿。

贾宜心念一动,也明白她话中之意,当即就道:

“我明白你的意思了,既然大人有意,我自当去办,不过——”

赵福生淡淡一笑:

“尽人事,听天命。”

说完,又道:

“但百姓不明就里,确实容易躲藏说假话,这户籍收录一事,兴许不是短时间内能完成的事,能做多少做多少,尽量保真就行。”

换句话说,是假的也无所谓了。

如果有人弄虚作假谎报年纪、姓名等身份信息,自有鬼神验证,到时与她何干呢?反正忙得脚不沾地的不是她。

且这世道本来就凶险,在各地建立土地庙保一方太平的情况下,鬼案生的机率本身就会降低。

这样的情况下,大部分人的籍贯受录入鬼名册中,已经属于万幸,一部分人再逃脱在外,有鬼神庇护也不妨事。

要是真有百姓既不拜鬼神,又不信朝廷、镇魔司,没有将身份籍贯登入其中,受鬼神庇护,那也算此人倒霉,赵福生问心无愧。

“我做事不喜欢瞻前顾后,能干就干,保得了大多数人就行。”赵福生说道。

贾宜这倒意外看了她一眼,似是有些吃惊于她的果决。

半晌后,他点头:

“我明白了。”

说完,他这才起身:

“我这就去办此事,尽量在你回万安县前给你一个章程。”

赵福生便应了一声。

……

封都之死在镇魔司之中引起了轩然大波,但因为随后赵福生的强势入驻,让镇魔司不至于群龙无,因此没有再生事端。

皇室最初担忧封都之死影响大汉朝局面,他们对赵福生也并不熟悉,担忧她想要掌控大权,对皇室不利。

中间数次天子想要与她见面,不过赵福生以时间紧迫为由拒绝。

她的任务还很多,五城打鬼印请神是小事,但若要想将这件事扩大,使其深入人心,对民众造成影响,那便不是小事。

每次打印之前,需要由朝廷的人提前进街入巷,以打锣敲鼓的方式通知民众五城哪日、哪时会有热闹之事生。

随后请戏班搭台、再派人街头巷尾传递小道消息都是无法避免的。

因此每到赵福生请神入驻庙宇时,便都是人山人海,她再请神归位,众人不明就里,以为天降神明,连声叫好。

一连半个月下来,土地公、土地婆及二郎真神等诸神名号倒是深入人心。

赵福生原本预计逗留的半个月时间不大够用。

除了为帝京请神,赵福生深知武清鬼树案在帝京的影响总会过去,一旦太平下来,生活仍会继续。

帝京作为天子脚下,百姓生活相对好些,她上次来时,此地一些人也会追逐潮流,闲暇时会唱茶、听戏。

皇帝、官员喜恶会成为寻常人家竞相争仿的榜样。

因此她在中都之城的四城门中打下了门神鬼印,且又受帝京一部分人之邀约,也分别为一些达官权贵打印,继而收获不少供奉银子。

……

约一个月后,在比原定计划晚了十几天,赵福生才终于踏上了返回万安县的归途。

此时已经十月下旬,天气在逐渐寒冷。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