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康帝登基时间不久,已经受够了言官这一群体。
不过,对于擅于调适自己、内心生来就挺强大的鸿康帝来说,已经摸索出了一些对付他们的技巧。
可近一年来,他受够了这帮人在朝堂上对杜爱卿、张明净、杨骏,还有南宁侯的无礼撕咬。
这帮蠢货,真的是在为大闽朝着想吗?
他怎么就这么不信呢!
谁都知道,这几位是朝廷的肱骨之臣。把重要的骨头给拔了,高兴的只会是敌人吧!
而且激烈的朝堂矛盾,不利于江山稳固。
明知很蠢却偏要做,是什么让他们这么恨?
他记得以前这帮人还没这么无理取闹。
每次出来叨叨,理由多少还能站得住脚。如今那是不管有理没理,就直接开火。
究竟发生什么了?
难道杜晚枫这些人得罪过他们?
就这么的,鸿康帝盯上了陈御史这帮人。
看他们的奏折,哪怕很生气,也是逐字逐字看,就怕看漏了。
这一番下来,还真让他有了惊喜的发现!
陈御史奏折中,别具一格的“口”字风,居然出现在了另两位臣子的奏折中。
而这两位臣子,一位貌似是力挺杜晚枫的。
在朝堂上经常跟陈御史吵得面红耳赤,差点大打出手。
另一位很中立,不怎么参与这些人的纷争,对首辅魏阶很是推崇。
这个发现,让鸿康帝呼吸都摒住了。
【易容出府】
鸿康帝担心自己多虑了,按捺着扑通扑通狂跳的心脏,又反复核对。
这三人的奏章,笔迹和笔锋截然不同,唯有写到“口”字时,都有着同样的小习惯。
鸿康帝又费了一番工夫,找到了这几位前些年呈给他的奏章。
“爱卿,你知道朕发现什么了吗?”
杜晚枫心里有数了,但也不急着表态。
“臣不知。”
“这个习惯,是从一年前开始的。他们之前的奏折,虽然笔迹跟笔锋与现在一样,但写到口字时,并没有如今的小习惯。”
要说是巧合么,那也太巧了。
不相干、平时还很不对付的三个人,突然间就都有了一样的习惯了。
“也包括陈御史吗?”杜晚枫问。
“也包括他。”
“圣人是怀疑,这三个人的奏折其实是出自另一个人的手笔?那人虽然刻意模仿了几位大人的笔迹,但某些小习惯却遗留了下来。本来么,这种事情是很难发现的。臣方才也看了,那人于笔迹模仿一途相当高明,足以以假乱真。若非圣人观察入微,还勤于思考,也不会有这样惊喜的发现。”
这一番话让鸿康帝很是受用。
别人夸得再多再动听,在他这里也比不上杜晚枫一句肯定让他兴奋。
而杜晚枫也是真心赞赏。
说句冒犯的话,圣人无论是聪明才智、还是决断果敢、心理承受方面,比他的父皇要出众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