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366小说>我有一个剑仙娘子归是谁 > 第350节(第2页)

第350节(第2页)

将青君与芊儿的位置,凸显了出来。

这也是刚刚赵戎一眼就发现她们的缘由之一。

此时此刻。

赵戎站在竹林空地边缘的林荫下,眸光透过叶隙打量着这场宁静有趣的道家授课。

他一身学子青衿,让其身影有些不起眼。

赵戎向前走几步,饶有兴趣的旁听了起来。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陶渊然语气悠然,继续道: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赵戎听了会儿。

让他没有想到的是,陶渊然竟然是在细细述说‘有为无为’。

嗯,虽然表面上是在谈‘道德仁义礼’,但是根脚还是落在了‘道家无为,儒家有为’的观念之差上。

这是儒道二家分歧巨大的一个论题。

而这个论题,正好也是曾经终南国儒道之辩,第三次清谈中,二人的辩题。

只是当初,赵戎作为儒生,是执辩题中‘无为’的观点。

陶渊然身为道家君子,却是执‘有为’的观点。

并且当时,因为是清谈辩论,只要在场上辩赢对方,让对方哑口无言即可,不是要说服对方。

所以细细讲道理的论道成分不多。

更加侧重于急智、辩才与学识的渊博。

而眼下。

这位戴南华冠的老者,在这片竹林孤亭前,回归到了他内心秉持的真正观点,是在以太清府道学先生的尊贵身份,为周围的青君等数十位府生,传授道家的无为大道。

嗯,顺便再踩儒家一脚,不,是两脚……

“……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此刻,随着他渐渐听清楚陶渊然的话语。

赵戎轻轻抿嘴。

陶渊然刚刚的那一番话语,很好理解。

世人因为失去了本来纯善的本体——‘道’,所以圣人才教人以德。

人心变迁,世人再失去了善良的德行,所以圣人才教人以仁。

再往后,又因为世人连仁之心也失去了,因而圣人才教人以义。

如今人心不古,世人的义也没了。

所以,圣人为复古道,才教以礼也。

在这儿,陶渊然的嘴中,制定礼仪的圣人是谁,或者说是哪一类圣人。

嗯,答案已经很明显,就差指着鼻子骂了……

你再骂?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