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面前这男人,不过四十岁的样子,长得倒是清瘦,可脸上却是横纹,看来还不是一个好对付的主儿。
“请问这位,来是有什么事儿?”
委员倒是十分客气,先开口问傅寒山话,还站起来给他倒水,要不是在门口被阻拦,他还真以为这是一个工作态度认真的人。
“来,喝水。这门口的招待,是新来的,多多担待。刚刚我回来她可能去洗手间了,我忘记告诉她了。”
一来,就将责任的一半,推到了招待身上,自己也担了一部分。
要是信了,还以为这是个好上司,好委员。
“是吗?不过这事儿不重要,今儿我来是想问问,前些天出的报纸,似乎和市里的一些举动,有些不一样啊?”
傅寒山一边说,一边将自己收好的报纸拿了出来。
“前阵子听说严打私下贩卖东西的,供销社里的东西,又供不应求。我们这些小老百姓有布的,想做些小东西卖,不行。想要买其他人手里多出来的东西,也不行。”
委员先是听他的话,虽然句句提到了日常生活的难处,这看着面前这人的气质,不像是一般人。
“这不是供销社的产能跟不上吗?你也不用担心,等过一阵子,自然就好了。”
这些话,不过是来糊弄的,他们只知道,这上头的政策只要没更新,现在就必须要尽力维持原状,至少面上是要做做样子的。
“可是这跟着个报纸上说得,好像不一样啊?”
傅寒山指着报纸的标题,对着委员委员问道。
“这些,是最中央的地方,发出的指导建议。但是底下呢,还没实施呢,估计还要一段时间,才能普及。”
虽然这人,工作态度一般,但对于这报纸上的内容,应当是十分熟悉。
傅寒山只指了一下,他就不看了,如果不是知道这报纸上的内容,一定还会仔细看看。
“可是,这里头说了,地方可放松政策,在不损害地方公共利益的条件下,可以鼓励办厂。”
委员没想到,傅寒山还是有备而来。
“怎么了,你想办厂?”
傅寒山摇摇头:“这下岗了,日子也不好过。我这一个年轻人,就想着号召上头的政策。所以才来问一问,有没有出路啊!”
大鱼,大鱼啊!
委员觉得自己还真是料事如神,果然这人不一般,先是对政策细节的把握,和对未来的规划上,就比其他人,快了好几步。
“你就不怕进去?”
傅寒山笑笑,摇头说道:“谁不怕?毕竟我们只是普通百姓,就想好好过日子。要是日子过得好,谁想干这些事儿?我们不是一个人想做,而是一个区的人,都想办厂。这样也算是不损害公共利益吧?”
委员自己心里清楚,其实其他地方,已经有这样的案例,被拉出来当先进目标了。
可现在处于改革求路的时期,这政策的变化也十分快,不过要是这人真的能开厂,那说不定会让自己升官发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