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们的问题一个接一个,有的用流利的英语,有的则带着浓厚的地方口音,甚至还有人尝试用中文交流。
杜笙无法一一回答,只能面带微笑,向记者们挥手致意,然后带着泰勒乘车而去。
机场并非理想的采访之地,记者们此行的目的,更多是为了捕捉那特快的珍贵画面和资料。
正式的采访,将在比赛前精心安排的记者招待会上进行。
这些繁琐而细致的工作,都有WBA等四大拳击组织和东方国度体育署的专业团队悉心筹备,杜笙无需为此费心劳神。
相较于灯塔本土人们的从容不迫,从世界各地赶来的观众,对这场比赛的热情如同火山爆发般汹涌。
东方体育署对这场比赛也是倾注了满腔心血,不仅为杜笙提供全方位的护航,还慷慨承担了他此次出行的所有开销。
体育署的高层更是亲自与杜笙促膝长谈,告诉他无需将胜负看得过重,关键是要展现出东方人的独特风采和魅力。
简而言之,就是要以华丽的姿态赢得胜利,即使失败也要保持尊严和风度。
说起来,刚刚加入WTO不久的东方国度,在世界大舞台上还略显青涩和陌生。
但东方国度的人民渴望让世界看到自己的实力和风采,也渴望被世界所认识和尊重。
同样的例子,08年能够举办奥运会,也让东方人民激动不已。
因为那意味着世界终于有机会将目光投向东方,去领略那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东方文明。
然而,为了维护和平稳定的发展环境,东方国度更愿意向世界展示一个谦逊、友善的形象。
因此,对于这场比赛的胜负结果,体育署方面其实是心怀忐忑的。
杜笙赢了可能会掀起国际舆论的滔天巨浪,输了又难以面对国内观众的殷切期待……
但无论如何,这场终极对决已经让全球媒体舆论沸腾到了沸点。
所有人都屏息以待,期待着这场将震撼各界的巅峰对决。
不过杜笙心里并没那么多弯弯绕绕。
对他而言,这仅仅是一场比拼罢了。
况且他压根就没想过自己会败。
在世界拳击协会(WBA)精心安排的酒店内,杜笙与阔别大半年的泰森再次重逢。
泰森的状态看上去相当不错。
他一见到杜笙,那股子热情劲儿就涌了上来。
因为挑战杜笙,他这半年里重新回到了聚光灯下,收获了海量的关注。
灯塔国的媒体们纷纷为他摇旗呐喊,他的声誉也随之水涨船高。
广告代言如潮水般涌来,他不仅还清了旧账,还狠狠地搂了一笔。
所以,面对杜笙时,他其实颇怀感激的。
在酒店包厢里,泰森盛情邀请杜笙和泰勒共进晚餐。
餐桌上,几人聊得热火朝天,气氛融洽得不得了。
要是这一幕被外面的记者逮个正着,发出去,估计得在两国掀起舆论狂潮。
在媒体的渲染下,杜笙和泰森早已被塑造成见面就要拼个你死我活的宿敌。
谁能想到,这两位“死对头”竟然友好聚餐?
还一起畅谈以后合作?
事实上,对于职业拳手来说,这行当和演员也没啥两样。
所谓的搏击、格斗等比赛,不过是一场show,和歌舞剧表演异曲同工。
只不过影视剧里的打斗是演戏,擂台上是真刀真枪地干而已。
很多职业拳手在台上和台下的表现之所以判若两人,因为他们心里门儿清,只要站在聚光灯下,那就是做秀。
有些拳手在镜头前剑拔弩张,好像势不两立。
可私下里,他们关系好着呢。
泰森打了二十多年拳击,对这行的门道早已摸得一清二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