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
姜三郎跟族长碰过,这张猛与徐坤也算过了明路。
将他俩带到自家菜园子旁的茅屋,说:“你们俩暂时住这里,以后有了身份再划块地给你们建房。”
楚楚没回来,魏湛也一直跟虎子住,这茅屋便一直空置,正好让这俩人暂住。
“多谢姜村正。”张猛与徐坤向姜三郎一抱拳,心里挺高兴,一点没嫌弃茅屋矮小。
姜三郎点点头,回去给他们抱来两床旧被褥,两身旧夹衣,两双旧鞋,还有一些锅碗瓢盆。
之后又让村民筹集一些米面食盐,让他俩自己煮饭吃。
第二天,张猛与徐坤正式上工干活。
一个挑土填坑,一个平整路面,干得无怨无悔。
姜三郎观察他们几天,见没有异状,稍稍放下心。
转眼已是冬月中旬,天气异常寒冷。
村里建房已经告一段落,学堂也已建好。
这处学堂由姜三郎、族长还有几名族老一起出资,分男学与女学两个院子,十二间房,加上室内装饰家俱与课桌椅等,共花了两百多两银子。
分摊下去,姜三郎出了四十多两。
这笔钱花的值,因为姜家村的孩子们以后也可以来此上学。
男学堂是六间房带一个院子,女学堂也一样,两个院子中间隔了一道高高围墙。
前三间倒座是教课室,后三间可以给先生一家居住。
温夫人在学堂建好没多久就带着女儿与仆人搬了进去,并一次收了好几名女学生。
这些女孩子年纪都不大,六岁到十岁不等。
村民之所以舍得花钱送女儿来念书,也是希望她们像樱宝与二妮一样,会认字会医术。
不求日后能行医养家,但愿自家闺女以后能寻个好婆家。
:接人
清晨,太阳还未升起,薄雾如丝如缕,环绕竹林村落。
樱宝带着俩弟弟与呦呦沿着平整的村路跑步。
呦呦跑的很快,樱宝与弟弟紧随其后也不慢,两只狗狗如今也大了,撒腿跑起来比樱宝都快。
三娃两狗一鹿大清早跑步早已成村里一景,村民们早就习以为常。
张猛站在路口一直观望,暗暗点头。“那俩孩子灵活矫健,根骨好,耐力强,是个好苗子。”
可惜朝廷重文轻武,自己若提出让姜村正的双胞胎儿子学武,好似不大妥当。
“好苗子就该多操练操练,不然就长歪了。”徐坤幽幽道。
张猛看兄弟一眼,“你想收徒?”
徐坤笑笑,“收徒也不该我收,我瞅福哥有这意思,可不知为啥没动作。”
“福哥身份尴尬,怎好主动要求教授良民家孩子习武?”
张猛叹口气,“咱们且安安分分过好余生便是。”
徐坤沉默。
樱宝与弟弟跟着呦呦一路跑到水塘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