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妮与二妮主动将手里银钱贡献出来,给家中添置物件。
好在姜三郎家找回不少粮食,完全够一大家子吃到明年夏收,让他们不至于像其他村民那样去外县购粮。
可眼看快到腊祭,祭奠祖先的牲畜必不可少。
如今别说牲口了,连鸡鸭鹅都找不出几只,即便花钱也买不到。
“要不去捞鱼吧,去年不就捞了好多鱼嘛,吃不完还可以做熏鱼腊鱼呢。”大妮给阿奶出主意。
姜刘氏眼睛一亮,“对哦,你二叔三叔最会捕鱼,等他们回来就问问,看他们有没有空。”
用大鱼做祭品也不算辱没神灵祖先,祭完还能拿回来烟熏,可以吃到明年开春。
下晌,姜三郎与大哥二哥回来,就听老娘说了这么一嘴。“三郎,马上腊祭了,你们还去不去捕鱼?”
姜三郎:“到时候看。”
捕鱼要鱼饵,每回都是小闺女准备,他不知道闺女还有没有那种鱼饵。
“什么叫到时候看?后日就腊月了,咱们得早点儿预备起来。”
姜刘氏道:“你爹一早就跟我唠叨,你大伯那边情况不好,他家屋子都被烧了,手里也没银钱,要不是前阵子送点儿粮食过去,他一家都得去讨饭。
所以这祭品的事,你爹就揽了下来。”
姜三郎挠挠头,无奈点头:“好吧,我抽空看看。”
回到家,脱下沾满污泥的外裳,换上干净棉衣。
“宝儿与小杰小武呢?”姜三郎没瞧见儿女,随口询问。
春娘将脏衣裳放在一旁,给丈夫盛来一碗粥。
“在屋里写字呢。”春娘在桌子对面坐下,“娘说让你们再去捕点鱼回来,回头腊祭要用,你咋说呢?”
“那就捕呗。”还能怎么办。
姜三郎一边喝粥一边思量。
记得上回闺女用金耳碎屑拌在麦麸里做的鱼饵,要不自己也这样做点儿?
正好家里还有一些精品金耳,就弄点品相不好的试下看看。
第二天一早,姜三郎端着一盆拌好的鱼饵来到大哥家。
“大哥,今儿叫几个人一起去捕鱼,你去不去?”
姜大郎哪能不去,连忙点头:“去!”
“那好,我叫声二哥。”
姜三郎直接在院子里大叫:“二哥!去不去捕鱼?”
姜二郎立刻应答:“当然去!你准备啥时候?”
“现在吧,我回家拿抄网跟绳子,你们带两把铁叉就行。”姜三郎喊完就回了家。
东村人见姜三郎又去捕鱼,呼啦啦跟了好多人过去。
就连很多女人孩子也跟去凑热闹。
姜三郎自己拌的鱼饵很管用,只要撒下去两把,过不了多久就有鱼儿游过来觅食。
村民尖叫着,用箩筐竹篓篮子捞鱼,倒也捞上来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