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干的话,估计能得到十八斤金耳与同等数量的雪耳。
这批金耳雪耳的营养基,全被她用瞳孔泉泡过,个头比以前的大许多,因此这次收获的重量肯定比往常要多。
等明年种植菌菇时,自己也给老爹与大伯二伯的菌基用瞳孔泉泡泡,把他们的种菌也提升一下。
以后种植金耳雪耳的营养基,她不准备再用五鼎芝,反正瞳孔泉的功效也不差,不如就用它浸泡。
一整个下午,樱宝都在菌棚里忙碌,忙起来就忘了时间。
等她将所有菌菇采收完毕,天都快黑了。
阿娘从外头的菌棚干完活回来做饭,见到小闺女便招呼她过来说话。
“那位萧官人走了,说过几天来买金耳。”春娘边和面边说:“还说欠你的诊金与药钱下回一并带来。”
原来不是赖账啊。
樱宝松口气。
也不知他会给多少诊金,唉,下次出诊,一定先把诊金预先谈好,省的不清不楚。
:洪水猛兽
收完菌菇后就是晾晒了,可最近天气不太好,太阳仿佛蒙着一层雾,一直不阴不阳。
姜三郎见状,赶紧让村民烧炉,烘干家里所有的金耳。
再耽搁,恐怕收下来的金耳就要霉变。
一旦发霉变黑,福瑞丰商行肯定不会收。
若福瑞丰商行不收,他们辛辛苦苦种的这些菌菇岂不滞留手里了。
时间一长,再保存不当,一个月的期盼都成空。
同姜三郎一样想法的不少,所以很多村民紧锣密鼓开始烧炉,烘干菌菇。
但也有一部分人满不在乎,认为姜三郎承不住事,遇到点啥就大惊小怪。
这些村民仍将金耳放置在外头吹晾,并没有开炉烘烤。
这些人里就有陈银的大哥与四弟,还有族长陈富的大儿子与二儿子。
陈富的大儿陈家兴与二儿子陈家珍仍然住在老村,陈富则跟着小儿子陈柱住南坡新家。
陈富见南坡家家户户开始烧炉烘烤金耳,便与弟弟陈三友晃晃悠悠去了老村,看看大儿家烘没烘。
结果到家一看,大儿家的三百朵金耳与二儿家的都晾在外头。
大儿媳孙氏坐在屋檐下纺线,二儿媳韩妙娘与西村陈昌平的妻子韩氏在另一侧唠嗑。
“老大呢?”陈富问大儿媳。
孙氏见公公回来,立马站起来道:“他带大郎去镇上看诊了。”
自己大儿子陈伯元自从被温家小娘子害的伤了腿,走路就不太利索,经常要去看看诊,抓点药回来吃。
“去镇上看诊?”陈富不悦道:“不都跟你们说过多少回,让伯元去南坡找樱宝看看,她连柱儿那样的都治好了,还治不好伯元?”
孙氏垂头不语。
不是她不愿,而是夫君根本不相信那个几岁孩子能给人看病。
陈富见大儿媳又是这般,也懒得与她废话,又问二儿媳韩妙娘:“老二呢?”